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要走得遠,就一起走!



四宏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African proverb

韓國總統朴槿惠所引用的非洲諺語:「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要走得遠,就一起走。」

願大家互相一起為伴,在覺悟道上,併肩前行。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圓覺經》第一章 (節錄)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為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禪宗三祖僧璨之《信心銘》:「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四祖道信《景德傳燈錄‧法融章》:「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六祖慧能:「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柯老師的文章]

《道在埋我》
(作者:滴水入海,發佈於2012/10/13) 

問:佛來斬佛,魔來斬魔。

答:本性清凈,無念無相。於一切時、一切處,都能無念無相、無我無住,即是各人本來面目。若有佛斬魔斬,還是分別對立,並非明心見性。確切點說,此是禪定過程中處理念頭的方法——不管境界好(佛)與不好(魔),都要不去執著。若不解此語本意,心存“斬”念,執持過頭,那就不但難以覺悟,且易走入邪路。

問:在現實中,人還是人呀!思維可以無邊無際,但人還是生活在噹下的時空中。

答:道若不用在現實生活中,那還叫道嗎?誰求道修道不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的呢?道法不是虛空、虛無,而是覺悟宇宙本性和人生真諦的超高級智慧。這種智慧,是本性的靈能靈覺,不是大腦的邏輯思維。正因眾生著迷於分別,邏輯思維不斷,猶如走進了自設的無邊迷宮,失去了導航回家(大道本源)的本性,故百千劫沉淪於生死苦海。道在哪裏?本性怎達?若不在現實生活中埋除私我念相進至無念無相,若不在現實生活中奉獻愛心進而無分無別,那就不但與道對面千里,與本性也隔若天地了。

問:道在理中尋,理在道中心!這是我辨認和感覺到的“道”的妙處,所以才會被吸引!

答:思維裏的“道”,雖然覺得很妙,但也僅僅是一種理解暢達的心理感受。明心見性的“道”,那是人生踐行埋我無我的清凈之妙,還是生命不再參加物質生滅大循環的解脫大妙。道,在思維上偶有一得,可讓人如痴如醉或發狂發飆;道,在本性上洞達融通,可讓人真常應物而不易一心。如痴如醉或發狂發飆,只因如酒未醒;真常應物而不易一心,只因無我清凈。

問:虛虛實實,說不清,道不明!

答:假如從《生命能》提倡的無念無相入手,在生活裏大愛埋我加上禪定入?,那麼,不但說得清道得明,而且了了如如,非虛非實,平平常常,恒古恒今。

  人是自然的產物之一,是大宇的有機組成部分,本來也自然。只是分別心先分出“這是我”,然後“這是你”,再然後“那是他”,再再然後“那是她……它……萬物……”,無窮無盡,把自己搞得很不自然,完全失去了自然。若能一秒鐘埋掉這個分別,歸於自然的無我狀態,那就是一秒鐘的清凈無為、寂然自在。若能有一分鐘、一小時、24小時,每天、每月、每年,那就叫徹覺解脫。當然,這都是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的,都是在與人、與物、與事打交道時達到的。所以才能稱作生活禪、日常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這段文字摘自施寄青女士的《利他無我,一念不生》]

    他認為佛經雖多,皓首窮經也不見得能窺其堂奧,但它的宗旨只有八個字「利他無我 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善念惡念皆不生,一旦你有善惡的分別,一定會產生對立,正如老子說的;聖人不息,大盜不止。不要判斷別人,因其中因緣非我們能明白的,表面上對的未必是對的。

    亦安居士認為這八字便是佛法精髓,其餘許多話都是多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埋我度眾,利他無我,無我為人,都是一樣的意思。

    無念無相,絕思絕慮,一念不生,也都是一樣「不起心動念」。

    人活著很難不起心念,但要以靜坐禪定修練到入○、無念、無相、無住的狀態,並且以這種處於○中、無念、無相、無住的無分別態去過日常的生活。

    遇到事情,不以人的邏輯思惟去百般思索、千想萬慮,那些都是煩惱的起源,自己先拋出綑仙索把自己層層纏縛綑綁,不得解脫。聖嚴法師說:「是誰被纏?是誰縛你?」

    放下,是放下什麼?放下心念,也就放下了煩惱。

    絕思絕慮,不起心動念,隨緣而處,隨遇而安,此即“般若大智慧”!

《天堂的證據》


最新一期美國《新聞週刊》雜誌封面文章刊登了亞歷山大的經歴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知名神經外科醫生埃本·亞歷山大發表了文章《天堂的證據》,被用作封面文章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新聞週刊》雜誌中。亞歷山大醫生在文中詳細精確地描述了自己的瀕死體驗,並表示天堂真的存在。
七日昏迷
細菌感染令大腦“癱瘓” 
        埃本·亞歷山大以前並不相信瀕死體驗,他接受過科學教育,追隨父親的道路成了一名神經外科醫生,還在哈佛醫學院等高校授課。過去亞歷山大認為,一些人描述的瀕死體驗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的,但後來的一次親身經歴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2008年秋天,亞歷山大博士患了一種罕見的細菌性腦膜炎,細菌侵蝕了他的腦脊髓液,他的大腦皮質神經元完全陷入“癱瘓”狀態,令他昏迷了七天。在這七天中,亞歷山大的身體毫無知覺,大腦的高級功能完全停止了運作。然而令他驚詫的是,這七天裏雖然他的身體處于昏迷中,但他的思維和自我意識仍是活躍的。據亞歷山大描述,他的自我意識前往了另一個世界,在這個全新的世界中,人脫離了大腦和身體的限製,死亡並非終點,而是一次長期、積極的旅行中的一個篇章。
        亞歷山大並非第一個經歴過瀕死體驗的人,但據他所知,他是第一個在大腦皮質完全“癱瘓”、身體時刻處于醫學觀察的情況下遊歷“天堂”的人。現有的醫學知識還無法解釋這一現象。醒來之後,亞歷山大將自己的經歴寫成了一本書——《天堂的證據》,該書將于今年1023日出版。
        據亞歷山大描述,他的“天堂之旅”從一個充滿了雲朵的地方開始,他看到深藍色的天空上漂浮著大朵蓬鬆的白色和粉色雲彩。在雲朵之上,透明、發光生物成群結隊地飛過天空,像飛機一樣留下長長的飄帶一般的痕跡。亞歷山大說不清這些生物到底是鳥兒還是天使,但他認為用語言完全無法描述,它們不同于地球上的任何生物,它們是更高級的生命形式。
        後來,亞歷山大聽到了從天上傳來的巨大聲響,好似一曲聖歌,他懷疑這聲音來自天上飛行的神秘生物,他從中體會到了一種歡樂的情緒。亞歷山大看到了天空中的神秘生物,聽到了它們的歌聲,但他感覺如果你不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的話,就不會感受到這些。 
 
瀕死體驗
遊歷“天堂”和上帝居所
        在大部分旅行中,亞歷山大並非獨自一人,有一名女子陪伴著他。這位女子非常年輕,亞歷山大還能清楚地記得她的樣子。她有著高顴骨和深藍色眼睛,一頭金棕色的頭發襯托著她美麗的臉蛋。
        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亞歷山大和她正處于一個有著復雜圖案的平面之上,後來亞歷山大認出這是蝴蝶的翅膀。事實上,他們當時被無數翩翩飛舞的蝴蝶包圍,這些蝴蝶組成了一條色彩繽紛、充滿生命的河流,流淌在空氣之中。
        女子的著裝就好像農民一般簡單,但服裝的顏色——粉藍、靛青和橙粉——跟這個世界裏的其他事物一樣,都具有令人折服的鮮活感。
        女子注視著亞歷山大,她的表情讓人感覺能夠點亮人生,不管此前你覺得遇到了多少艱難險阻。這表情裏沒有愛慕,也不是友誼,這是超越地球上所有情感的一種表情,讓人感覺其中承載著所有類型的愛,卻又超越所有類型的愛。
        沒有使用任何語言,女子就能向亞歷山大傳遞訊息,這些訊息就像風一樣穿透亞歷山大的身體,他立刻就能知道她想表達什麼。用人們所知道的語言來表達的話,女子向亞歷山大說了三句話:“親愛的,你將永遠被珍愛。”“你不必有任何恐懼。”“你不會做錯任何事。”這些訊息令亞歷山大體會到了極大的釋放感。
        “我們將向你展示這裏的很多東西,”女子繼續告訴亞歷山大,“但最終你還是要回去的。”對此亞歷山大感覺迷惑,他不知道自己要“回去”的地方是哪兒。然後,一陣溫暖的風吹過,改變了亞歷山大周圍的一切,他所處的世界開始劇烈地顫動。亞歷山大開始在心中對風提出疑問,或者說,他在向控製風的神奇生物提問:這是什麼地方?我是誰?為什麼我在這兒?
        每次亞歷山大在心中提出這些問題,就能立即得到答案。答案就像一個由光線、色彩、愛和美組成的沖擊波,貫穿了亞歷山大的身體。更重要的是,這種沖擊波並不是在簡單地淹沒亞歷山大的提問,而是通過一種超越語言的方式回答了疑問。思維直接進入了亞歷山大的大腦,但這些思維跟地球上的不一樣,它們是具體而非抽象的,而且在它們進入大腦之時,亞歷山大就如醍醐灌頂般理解了這個全新世界中的一些概念。
        亞歷山大繼續前行,進入了一片巨大的虛空,那裏完全處于黑暗之中,面積無限廣闊,令人感到極度舒適。雖然一片漆黑,但亞歷山大感覺到了光的存在,光線似乎源于一個明亮的球體,他感覺到球體就在他附近。這個球體擔任著“翻譯”的角色,令亞歷山大得以跟自己周圍這個巨大的世界交流。
        亞歷山大感覺自己就好像新生兒一般,“出生”到了一個更廣闊的新世界裏,宇宙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子宮,而這個跟他存在聯繫的球體正引導著他。17世紀詩人亨利·沃恩曾寫道:“有人說,上帝居住的地方是深沉卻耀眼的黑暗。”亞歷山大後來發覺,這個神奇的地方就好像沃恩的詩句中描寫的一樣,正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引發爭議
 天堂真的存在嗎?
        亞歷山大表示,他知道自己的經歴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如果以前有人告訴他這些,他肯定覺得是異想天開。但這一切發生在了他的身上,他感覺這種經歴比他的真實生活還要真實。不過,他也很想對自己的這一經歴作出解釋。
        亞歷山大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知名神經外科醫生,曾在美國最著名的大學授課多年,他知道很多同行就像他過去一樣,都認為大腦產生意識,宇宙是沒有任何情感的。但經歴過瀕死體驗之後,亞歷山大對這些理論產生了懷疑。他計劃用自己的餘生來研究意識的本質,他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人類的自我不僅僅是人腦就能涵蓋的。
        像亞歷山大這樣令人震驚的瀕死體驗是否真的會顛覆現有的理論,而科學又是否能夠解釋這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呢?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高級講師、精神病學研究所顧問、國際瀕死研究協會英國分會主席彼得·芬威克承認,解釋在大腦活動停止後發生的第一人稱回憶的經驗存在很復雜的問題,那些擁有瀕死體驗的倖存者只能在事後描述當時的經歴,人們無法確定這些經歴是否是在大腦停止活動後感知的,還是隨後編造的。
        對于夢境,甚至任何記憶,同樣的問題都存在。認知心理學家伊麗莎白·洛夫特斯曾進行過一項出色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人們對真實體驗的回憶可以輕鬆被扭曲或改變,變成人們認為應該發生的事,或者人們被告知的可能發生的事。
       長達150年的感知科學的研究表明,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的期望、經歴和個人推理,而這些影響因素的份量不低於人們通過自己眼睛看到的圖像和聽到的聲音等硬性的確鑿證據。比如,你可能在閃爍的火焰中看到一張人臉,或夜晚獨自行走時發現遠處有一個人——結果卻發現在下一秒火焰中的人臉消失了,而那暗處的“人”只是個郵政信箱。
        因此,那些瀕死體驗可能就像正常的感知或記憶一樣,受到文化、個人的偏見和以往經驗的影響。如果亞歷山大是佛教徒,他的瀕死體驗可能是被一名菩薩引導進入極樂世界。
        亞歷山大是一名神經外科醫生,這令他對來生的描述看起來似乎更可信,也更為引人注意,但並沒有證據證明專家的描述就一定比其他人更可靠。如果要證明天堂真的存在,需要的不僅僅是亞歷山大繪聲繪色的描述,還要有確鑿的證據。

 【延伸閱讀】:

來源: 神经外科医生讲述自身濒死体验:曾游历上帝居所
          http://www.ufotm.com/thread-15773-1-1.html

          Heaven Is Real: A Doctor’s Experience With the Afterlife

深入埋我,直取般若

元代趙雍畫善財拜觀音圖

《深入埋我,直取般若》
(轉載文章)
(作者:滴水入海,發佈於2012/06/215 ) 
:我身邊幾個人,都分別在用不同的方法修行,都覺得自己修的是最好的方法,而且都很希望別人也用自己的方法修行。我想他們真的搞清楚了嗎?千萬不要自誤誤人了。所以我現在極其慎言,什麼也不說。

:恩師住世時,自始至終沒有說過自己修得好,相反卻在各種場合,深刻解剖自我,常常列舉自己過去有哪些錯誤,現在又有哪些不足。恩師一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廉潔奉公,兩袖清風;身為廳局級幹部,幾十年如一日,不遺餘力接濟貧困,自奉節儉猶如未脫貧之農民。縱然如此,得觀音老師開發後,恩師檢索自己一生,清理過去所思所行,居然發現有14方面的過錯。心靈洗禮說到動情之處,恩師往往痛心疾首、涕淚交集。為感恩觀音老師度化,恩師自誓“埋我度眾,雖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辭!”在全身心奉獻於埋我度眾事業時,利誘與威迫並加,稱譽和誹謗同來,恩師都淡然一笑,巍然不動,仍以“給出去還不夠”警覺自礪……如恩師這樣自覺自樂踐行慈悲大愛的“無我法”,消除了人生的患得患失和道德負罪,從自我執著的種種掛礙和束縛裏解脫出來,獲得輕鬆自在、安詳神凝、清凈無為的永生歸宿,算不算“明心見性”和徹覺者的大德行?算不算“於世間而出世間”的最佳方法?讓恩師大徹大悟並踐行不悖的“無我法”,又來之於觀音老師傳示的生命能。生命能是不是徹覺解脫的最佳方法?!這是眾多生命能學友,受恩師無我大愛的人格魅力吸引,並親身實踐生命能後的共同感受。

我個人的經歷,因自我頑固,有些曲折。學習生命能的開初一段時間,覺得六字真言禪定太過平常簡單,常常不以為然,貢高我慢(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甚至想入非非,自以為還有更方便更直捷更適合的好方法。故機心巧心齊來,翻書登程,求索折騰,幾年下來,不僅絲毫無補於踐行大道,反而擾亂了自己,心更躁動,身也不安。

後來,仔細觀察恩師生活,除了深入禪定常處〇態,以及大愛服務不著念相外,就沒有其它什麼“密法”了。然而,在恩師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時時處處,卻無不藴含著慈悲大愛的無我定力,映透出徹覺智慧的燦爛光輝。再讀經典,發現觀音老師、釋迦佛祖以及其他一些先哲,也都是通過忘我禪定,去克服分別執著、煩躁妄想、痛苦憂愁……,進而達到真定證道才大徹大悟;同時,又都處此無分別真定態,大智慧廣度眾生歸本返源。痛定思痛後,遂戀戀不捨放下“我見”“我慢”,逐漸泯卻投機取巧之心,專注於度眾埋我和禪定埋我,慢慢嘗到了捨念清凈的快樂。由此,也逐漸感悟恩師強調“先師觀自在,於世不另師”之良苦用心和純潔信念了。

當然,至今我的禪定功夫仍然不好,遠不如恩師和一些學友。“定能生智”,沒有無念無相的清淨心定力,自然也就沒有智慧了。不過,恩師和先哲們克服困難身體力行埋除自我的經歷,卻真實地成了我堅持禪定的精神支柱,從而體會了心中有禪,時時是禪;心中有道,處處是道。

雖然習運生命能有些年頭了,但我學得很淺薄。這不是謙虛,老師大智慧示道度化眾生歸本返源的無盡寶藏——生命能的滋味,我才嘗到一滴一點。故行不專精,服務無力,言多繁瑣,契心寥寥,深為慚愧。盼望今後和學友們一道,跟著埋我度眾大家庭繼續精進,向著老師指引的歸本返源方向,埋我度眾直到生命終竟的那天。終也不終,本性不生不滅;竟也無竟,大道無窮無盡。

“路漫漫其修遠兮”,當埋我度眾而不輟!

    轉載柯老師懷念先師的文章
原文網址 生 命 能 文 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d702450102e4rc.html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覺悟與度眾》


 


《覺悟與度眾》轉載文章
(作者:滴水入海,發表於2012528日) 

問:佛學講六道眾生,畜生也要度。生命能的埋我度眾,是不是“六道”都在其內?
答:先說對討論的態度。大家討論交流的目的,在于認識自己的本性,認識生命的本源,從而自覺確立起正確的生活目標——真誠地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埋我度眾歸本返源。否則,就名詞概念上論來辯去,僅僅是想當然和空推理,與本性沒有什麼關係。埋我度眾成了空話,人生就仍然是昏昏漠漠,曲曲折折,磕磕絆絆,不識原路回家,不得歸返本源。這裏就“什麼是度”、“什麼是眾生”,簡單談談個人的一點粗淺認識,僅為交換意見,並請教于各位大德學友和老師。謝謝!
 
什麼是度?
        佛陀徹悟的解脫大智慧,包括觀音老師傳示的生命能,都是他們親身埋我無我禪定入〇而得的大道真諦和人生真理。這個真諦,是啓發人們覺識生命本性,洞達事物本質,以及恢復本性和回歸本源的大科學、大哲理、大德行。這就是先哲們所說的本來意義上的“度”。也就是說,度,是為了讓執著于私我、沉迷于物欲而產生無盡貪瞋痴的無明眾生,去深刻反省私我、物慾、貪瞋痴對生命本身和社會發展所造成的危害及破壞(也即沉淪和作惡),重新喚醒良心認識本性,從而以無分無別的大愛及無念無相的埋我行動,走完短暫的人生而歸本返源,此稱至善大德和覺悟解脫。總起來說,度有三層意思,也即願、行、證或說思、修、證三步驟。一是啓發、引導、改造認識,聽聞道理、接受道理而生菩提心發大宏願;二是端正心態和行為,進而自覺埋我無我、大愛無分別,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並不斷改進以圓成大宏願;三是明心見性歸本返源,實證佛陀大智慧傳示的大道境界,常處無分別智,隨緣入〇寂滅。
 
什麼是眾生?
        明白了度的意思,那麼度的對象也即眾生是什麼,不就很清楚了嗎?地球上,誰能聽懂、領悟佛陀及老師等先哲們傳示的大科學大哲理?誰能學習、效仿佛陀及老師等先哲們身體力行的埋我度眾大德行?除了作為同類的人以外,其它類動物能懂能行嗎?既不能懂又不能行,能稱為覺悟和解脫嗎?就算是同類的人,若固執于一己之見,佛陀也奈何不得度化不了。在佛陀住世的古印度時代,佛陀身邊就有很多人無法聽懂、接受、實行其提倡的眾生平等、慈悲大愛及無常無我寂滅涅槃之道,甚至于還有一些惡毒誹謗和人身攻擊的事情發生,佛陀有什麼辦法呢,只能隨緣而不生對立埋我于〇呀。
 
        現在生活中常見的所謂度動物、度祖先,實際上是對佛陀度眾的一種誤解,甚至歪曲。觀原始佛學經典,作為歷史真實人物的佛陀,在慈悲大愛引導人們覺悟解脫的同時,也以慈心對待萬物。不管萬物是有生命或非生命,都會珍惜愛護,不浪費破壞,不隨意傷害。“不殺”的戒條,或許就從此而來,而且需要還原到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中去考慮才有現實意義。二千五百年前,古印度還處在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奴隸君主草菅人命,農奴不如馴養的牲畜值錢;社會動蕩,戰亂頻頻,生命財產不得任何保障;連年戰爭,物資貧乏,人們輾轉遷移不得休養生息。作為受人敬仰的佛陀,學生分佈於社會各個階層,在家眾多過出家眾。提倡“不殺”(動植物都要愛護,何況人命呢),提倡慈心愛心的良好風尚,完全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和人們的休養生息。這是多麼有現實意義和大利益的事情!若只停留在愛護動物,甚至不打害蟲蚊蠅蟑鼠,卻與同類惡鬥而貪慾攫取他人用血汗凝成的社會物質財富,豈不完全失去了佛陀的告誡本意?故“度”字雖同,其義及用處完全不同。若只是想當然,以為度眾覺悟解脫與“度”畜生一個樣,那也太看低了佛陀覺悟及導人解脫的大智慧了。現在人們理解的“度”眾生,往往就是愛護動物,養寵物為其最高境界;“度”祖先,也無非就是活著的人,從祖先物慾滿足的角度,想當然地做著生者與死者“陰陽界”的利益交換。這些做法,與元真大道的因果定則、佛陀度眾的思想及行為隔若霄壤,卻被奉為正宗而大行其道。是耶非耶?功耶罪耶?留待良知,自己品味。
 
        再從傳世經典的角度來看。佛學所有的經典,都是以人類的語言和文字來述說和記錄,也往往都是圍繞著“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來說的,其中並無關於如何度化畜生的經典吧?我至今未讀到過、也沒聽說過有什麼“度馬經”、“度牛經”、“度狗度貓經”、“度雞鴨魚蟲經”……(陋見寡聞。或許有見過者,請推薦一下)可見,先哲的度眾,都是圍繞著既有分別妄想又能覺悟本性的“人”展開的教育,引導因貪慾而迷失了本性的無明同類,走向無私無我(無貪瞋痴)、慈悲大愛而明心見性解脫。
 
覺悟的學術
        佛陀的教誨,本來就是一種導人覺悟解脫的優雅學術。但在佛陀圓寂100年後,因為社會的發展變遷,逐漸形成了現在大家認為的佛教——宗教部派,從而對佛學產生種種宗教解讀和派別體系。褪去宗教外衣及穿鑿附會,用現在的話說,佛陀是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大教育家,是慈悲大愛、埋我度眾的身體力行者和光輝榜樣。
 
        我們現在學習觀音老師傳示的生命能,就要正本清源,重新釐清佛陀大智慧的傳示,只講導人埋除私我大愛無分別的大科學、大哲理、大德行,並落實在生活中,明心見性,利人利己,覺人覺己,歸本返源。
 
※轉載自生 命 能 文 化

上帝粒子


自由時報

2011-12-14

瞥見上帝粒子 科學家振奮

大強子對撞器實驗報喜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科學家數十年來積極尋覓宇宙構成的關鍵物質:有「上帝粒子」之稱的次原子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靠著世界最大型強子對撞器(LHC)協助,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十三日發表最新實驗結果,指稱他們的實驗可能已讓存在於低質量區的希格斯玻色子現形,但今年內不會得出決定性證據,斷定其確實存在。

約六千名科學家組成的兩支CERN團隊,以對撞器實驗粒子碰撞結果,並於十三日接續發表實驗結果。第一支以超環面儀器(ATLAS)實驗的研究人員表示,強子對撞器的實驗「縮小了科學家認為將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窗口」,其質量約一百二十六十億電子伏特(Giga electron volts, GeV),與「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推測相符,但現在要說已有最終結論稍嫌太早,「還需有更多研究」。第二支以緊湊緲子螺管探測器(CMS)實驗的團隊,也發表類似結果,希格斯粒子可在大型強子對撞器「低質量區」發現。

構成宇宙的關鍵物質

CERN在兩支團隊召開記者會前發表的聲明指出,實驗數據「足以為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過程帶來重大進展,但仍不足以為希格斯存在不存在做出決定性的宣言」。換言之,科學家只是縮小尋找希格斯粒子的範圍,距離發現希格斯邁進一步,但最快也要等明年才會有證明希格斯存在的決定性證據。為尋找這個構成宇宙的關鍵物質,CERN於一九九一年在瑞士與法國邊界約一百公尺深、長約二十七公里的環型地底隧道中,放置強子對撞器,並於二○○八年展開實驗。若證實希格斯粒子確實存在,總是缺了一角的粒子物理學基礎理論「標準模型」將臻於完備;物質有質量、能抵抗飄浮的秘密,也終能獲解答。


2011-12-13【明報專訊】全球物理學家夢寐以求發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可能已被科學家「瞥見」。接近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科學家預料,CERN將在今晚公布觀察到希格斯玻子的「重要迹象」。消息人士稱,基於科學精神,CERN仍不會宣布「完整地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但這無疑是尋找上帝粒子歷程中重要里程。

重要性可比60年前發現DNA

專家形容,「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存在,肯定會成為21世紀其中一個最重大的科學突破,其重要性可與60年前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相提並論。CERN前負責人埃利斯(John Ellis)向BBC說,他預期CERN今天將公布「首次瞥見」(first glimpse)希格斯玻色子。「它是基本粒子理論中,失落了的一塊拼圖,我們尋覓30年,終將找到它。」

物理學家相信,希格斯玻色子是所有物質的質量之源、是促成宇宙成形的重要粒子,一直尋找其存在證據。為此CERN今年進行了大量質子對撞實驗,期望旗下兩支研究團隊,可分別透過兩套不同的探測儀器(即ATLAS探測器和CMS探測器),證實希格斯玻子的存在。

兩組專家的觀察結果,將互相驗證,一位有份參與實驗的科學家透露,在350萬億次的質子撞擊中,其中約10次可能已讓希格斯玻色子現形,其質量約為120至125個GeV(GeV是衡量質量/重量的單位,一粒質子的「重量」僅得1GeV),意即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為質子的120至125倍。

誤差進一步縮小 始算「發現」

與兩支團隊有密切接觸的科學博客說,據他們理解,兩隊研究員都找到看來非常接近希格斯玻色子的迹象。CERN負責人稱,ATLAS和CMS兩支團隊,將公布希格斯玻色子研究的最新消息,但不會正式公布發現「上帝粒子」。外界相信,當局將公布,最新觀察結果的準繩度,在統計學的5級sigma「肯定標準」中,會有很高的肯定程度(詳見另稿)。知情博客稱,CMS組的證據,肯定度達2.5級sigma,而ATLAS組的證據,更有3.5級sigma,意味觀察到希格斯玻色子的迹象,有95%以上的準確度,夠資格形容為「觀察」到希格斯玻色子。研究要達到第5級sigma(即誤差機會只有0.00003%),才能正式確認為「發現」。專家相信,在取得更多實驗數據支持後,CERN最快可在明年3月,正式確認是否發現了上帝粒子。



CERN網站:http://public.web.cern.ch/public/

CERN有關「上帝粒子」的新聞發表:http://press.web.cern.ch/press/PressReleases/Releases2011/PR25.11E.html

CER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90%E6%B4%B2%E6%A0%B8%E5%AD%90%E7%A0%94%E7%A9%B6%E7%B5%84%E7%B9%94

菩薩行者



  生命能的如本老師教過「物心中道」,意思如下:

物法:一般平常人見物為實,執著物欲,希望占有物質。

心法:感覺一切都是空的,失去人生的奮鬥目標。

中法:盡力在物法和心法之間取得平衡,為維持平衡耗費心力,活得很累。

道法:無私我,順應大道,隨緣應機。

  物法、心法、中法,都屬於「世間法」;道法則是「出世間法」;應用道法處世,埋我度眾,即是「世出世法門」。

  小乘佛法比較消極,只求自己早日出離世間,獲得解脫。

  大乘佛法則顧念眾生仍誤假為真,流轉世間不斷受苦,所以不求自己早日解脫,誓願繼續留在世間陪著受苦難的眾生,修己度人。留在世間,也就會和一般人一樣,不斷輪迴轉世,也和一般人一樣,受到人間的各種名利慾望引誘,當然也一樣受著煩惱苦難折磨。

  因為菩薩覺悟者知道這些名利和苦難都不實如幻,所以不會和一般人一樣。一般人身上受苦,心裡跟著也在痛,有時外傷好了,內心卻沒放下,想起來就痛。菩薩覺悟者既有著物質身體,當然也一樣會酸苦疼痛,但心裡無憎無愛,安然自在。

  修行,就是希望能夠早日明心見性,開悟獲道。修除掉私我慾望念想,在無念(沒有念頭)無相(沒有影相)無住(都不執著)的深層禪定境界時,各種世俗念相完全淨空,沒有了世俗念相的遮障絕緣,自性般若智慧之光才能顯露出來。

  無念、無相、無住,也就是《心經》裡說的那一串無、無、無。無了五蘊六根,對六塵都不起反應,這個「我」也就「無」了。

  無我,就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世俗念相的種種顛倒夢想,煩惱盡斷,進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遍知一切)

  為什麼自性能「正遍知一切」,因為自性就是宇宙基本能量,能夠接通宇宙大統一能量場,就像滴水入海,整個海洋的水分子完全互通,小水滴就能正遍知整個海洋的一切了。

  不起心動念,那位寫〈空無非道〉的老師說他自己「呆若木雞」,我一位學友則說她自己經常腦袋空空。六祖惠能的說法是:「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大珠慧海禪師說:「飢來吃飯睏來眠。」聖嚴法師說:「人家有事,自己無事。」不管人世間如何紛紛擾擾,心中無事,沒有罣礙,安然自在,這就是「觀自在」。

  就像基督教說的:「一切遵從上帝的旨意。」明心見性的開悟者,雖然和平常人一樣在世間生活起居,但不會像平常人那樣百般思索、日夜盤算,整日心中充滿各種念頭影相,無片刻歇息。開悟者則心中無事罣礙,遇到事情,不是以人的念想去處理,而是運任大道,以大宇元真大道的般若智慧來應對處理。

  照我那一位老師的解說,就是以直覺功能隨緣處機。不預設立場,不謀私名私利,不計較自己的利害得失,依大宇大道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做,不是中法那種盡量平衡兩端的齊頭式假平等,而是符合大道、恰如其份的真平等。

  修菩薩道的菩薩行者,每一世人生的使命很清楚,就是「埋我度眾」。在埋我中度眾,在度眾中埋我;埋我才能真度眾,度眾才能真埋我。以白話文來講,就是「覺己、覺人、利己、利人」。如本老師說要反過來修練,效果更佳,即是「利人、利己、覺己、覺人」。

  奉行這埋我度眾的使命任務,菩薩覺悟者不懷憂喪志,不受引誘沉迷,也不畏苦怕難,用最善良、最積極的人生態度,過著充實的一生。

修行


唸經,或者說是「讀經」,不只嘴上碎碎唸,而是讀懂經義,對修為確實有幫助。

釋迦牟尼佛陀離世已經兩千六百多年,我們無法聽他親身說法,只能從佛經裡去理解佛陀的思想、理論、以及修行、獲道解脫的方法。這是讀經最大的用處,讀得懂、想得明、學得好,我們也能獲得徹底解脫。

倘若說只要嘴上不斷碎碎唸,就能到西天極樂世界去享福,或就能獲道解脫,那大有疑問。

我們都上過學,那些中英數理化史地功課,只要嘴巴上反覆不斷碎碎唸,就能自動理解這些學問知識,並將它們活用在工作和生活當中嗎?

連佛陀自己都是這樣教弟子們的,他說:「多誦無益事,此法非為妙,猶算牛頭數,非此沙門要。若少多誦習,於法而行法,此法極為上,可謂沙門法。」又說:「雖誦千章,不義何益?不如一句,聞可得道。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可得道。 」

對佛陀的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沒有了解,自己亂聽、亂想、亂修,很可能白走很多冤枉路,或甚至完全走錯路,越走離目標越遠。所以讀經是修行必須的方法之一。

至於靜坐,也是修行必須的方法。佛陀自己是用什麼方法,而能夠徹底大覺悟的呢?

根據歷史,他用的就是「打坐冥想」。

「冥想」恰如版主大德所說,是冺除腦中所有念相,什麼都不想,讓腦子完全放空。

為什麼讓腦子放空,對修行有幫助?因為人腦幾乎沒有停息的時候,隨時都充斥著各種念頭影相,這些世俗念相嚴重遮障了我們的「自性」,使得「自性」被蒙蔽住了。
自性被蒙蔽遮障了,般若大智慧透不出來,滿腦子裡大多還是「世間法」,沒有「出世法」。偶然有人的念頭和影相比較潔淨,不那麼被世俗遮蔽,會「靈光乍現」、有「靈感」、「第六感」。但那也只是少少一點靈光,一閃即逝,無法對「出世間」一窺全貌。
修行,就是要修去這些世俗念相,當我們腦中完全「無念」(沒有念頭)、「無相」(沒有影相)、「無住」(都不執著),般若自性才能顯露出來。

《楞嚴經》裡,許多位佛陀的大弟子、長老、尊者、菩薩,這些覺悟者們,各自說明自己的修行方法,不管是哪一位,不管用什麼方法入門,最後都提到「入三摩地」,也就是說要達到「三摩地」,才能獲道解脫。

「三摩地」是什麼?梵文Samadhi。又譯為「三昧」,是一種深層的禪定狀態。

只有達到這種三昧、三摩地的深層禪定境界,才能讓般若自性顯露出來。

《楞嚴經》裡,文殊菩薩特別讚嘆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因為觀世音菩薩不僅僅是達到了三摩地,他還繼續深入,終於「十方圓明」,徹底了悟所有一切。

龍樹菩薩寫《大智度論》解說《般若波羅蜜多經》(又稱《大般若經》),他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就是「正遍知一切」。

佛法的修行目標,就是要「正等正覺」、「十方圓明」、「正遍知一切」。

人在世間住,滿腦世間法,用人腦去思索、去想像,古今多少大學問家,白首窮經,也無法「正遍知一切」。

人就像一滴流浪的小水滴,在塵世裡沾滿污塵灰垢,早已忘掉自己的本來面目。

只有放下俗世念相,出世間,回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回到大宇元真體內,有如滴水入海,小水滴回到大海裡,海裡所有的一切自然就清楚明白了。
有人認為不需靜坐冥想,也能獲道解脫。連最講究打坐的禪宗,也有一則〈磨磚成鏡〉故事,看到馬祖禪師整日打坐,懷讓禪師故意拿一塊磚頭在他面前打磨,說要磨磚成鏡。馬祖禪師笑他說磨磚如何能成鏡,懷讓禪師反譏他說磨磚不能成鏡,坐禪又如何能成佛?
既然如此,為什麼禪宗仍然提倡打坐?「禪定」是一種很深的修行功夫,不是隨便就能達到的。在人類的歷史裡,佛陀證明了打坐禪定的功效,歷代許多得道高僧大德善知識也確定打坐是練習禪定的最好辦法。

當然,打坐不是唯一的方法,對修行高手來說,行住坐臥,一切時中,都可入定。但對初學者的人們來說,連打坐都很難入定,更何況在走路、站著的時候,躺著更可能是睡著而非入定。

佛家的打坐,講究的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或有古禪師說:「見佛殺佛,見魔殺魔。」

既然打坐時腦子裡什麼念頭和影相都不要有,一有就立刻要排除掉,維持無念、無相、無住的狀態。
什麼光影、非次元的東西、甚至是見到佛來、魔來,其實通通都只是自己腦子裡的幻想,是一種念頭、一種影相,不去理它,排除掉就是。這就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見佛殺佛、見魔殺魔」,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腦中不管出現什麼念頭和影相,立刻排掉,維持淨空。
所有念頭和影相都是遮障,如果執著在那上面,誤假為真,就會被拖住而無法繼續深入禪定。

無念、無相、無住,放下萬緣,勇猛精進,才可能在某一天,突然虛空粉碎,終於明心見性,十方圓明,正遍知一切!

暗物質和暗能量




暗物質困擾科學40年 宇宙96%組成一無所知?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8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每當夜幕降臨,抬頭仰望漫天星辰,人們會不禁感嘆宇宙的廣袤。但是你是否知道,宇宙中所能觀測到的所有恒星、行星和星系,加在一起的總品質還不到整個宇宙品質的4%。宇宙中96%的部分是由一些神秘的物質組成的,科學家們看不到,探測不到它們,甚至無法想像出它們的摸樣。

  這些神秘物質被稱作暗物質和暗能量。儘管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們會對“可見宇宙”施加引力影響,而這種影響是能夠被察覺到的。而暗物質和暗能量本身則仍然隱匿于黑暗之中,無影無蹤。

  5月9日,在一場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舉行的演講中,科學作家理查德?帕內克(Richard Panek)說:“宇宙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什麼?誰知道呢!”他繼續解釋說:“現在我們對此一無所知,也或許我們永遠都搞不明白這個問題。”

  在帕內克的新書《4%的宇宙》中,他為讀者們回顧了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歷程。這是一個充滿驚奇的科學發現歷程,也是一條科學家們互相激烈競爭,希望首先揭開謎底的探索之路。

  暗物質

Vera Rubin

  科學家們最早察覺到宇宙中可能還存在我們所看不到的物質,是在上世紀60~70年代。維拉魯賓(Vera Rubin)是美國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地磁係的一位年輕的女性天文學家,當時她正在對星系中不同位置的恒星運動情況進行研究。

  根據牛頓的經典物理學,位於星系外部邊緣的恒星,其運動速度應當相對較慢,而位於靠近中心部位的恒星運動速度較快。但魯賓卻觀察到了讓她震驚不已的情形:這些星系中不同位置的恒星根本沒有顯示出任何速度上的差異,它們似乎都以相同的速度圍繞星系中央運行。

  帕內克解釋說:“這意味著星系應該會被撕裂,分崩離析。因為這不符合引力理論,是完全不穩定的。魯賓於是認定,自己一定是什麼地方出錯了。”

  但是,其他天文學家進行的重復觀測證實了他的觀察結果是正確的。最後,在經過大量的觀測驗證和電腦模擬之後,天文學家們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結果,那就是這些星系中必定存在大量我們看不到的物質。因為只有當假設我們所看到的物質只占星係全部物質的一小部分時,才能解釋這樣詭異的運動模式。困惑不已的科學家們於是便將這些看不見的神秘物質稱為“暗物質”。

這是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星系NGC 1275,這個星系位於英仙座星系團核心部位。圖中在其核心四週可以看到很多絲狀結構,這是受其磁場固定的低溫氣體物質。

  那麼,暗物質究竟在哪呢?
  儘管40年來科學家們奮力工作,可是他們至今仍然無法搞清楚暗物質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一問題。

  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暗物質是由一種奇異的物質粒子組成的,這種粒子不會和常規物質發生反應,甚至和光也不會產生相互作用,因此是看不到的。但它卻和常規物質一樣具有品質,因此會對周邊的其他物質產生引力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它會造成星系中恒星運動的異常,以及宇宙中其他不同尋常的現象。

  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物理學家們進行的長期搜尋工作仍然無法捕捉到這種奇異粒子的任何蛛絲馬跡,甚至連根據其理論性質設計的專門實驗也未能找到它的身影。

  帕內克認為,這樣的狀況給整整一代科學家們造成嚴重的打擊。他說:“我認為對於暗物質的搜尋讓科學家們產生了嚴重的挫折感。當他們年輕時,他們信心滿滿的進入這一領域,告訴自己說,‘好吧,就讓我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吧。’但是在經過15年、20年之後,他們仍然沒能取得任何進展。這時候他們就會非常沮喪。他們會對自己說‘我已經將我的整個科學生涯投入進了這項工作之中,可是我現在都不知道自己這輩子到底還能不能再這一領域取得一些新的發現。’”

  但是還是有很多滿懷激情的物理學家們對此懷著希望。他們認為我們數十年來的工作正讓我們逐漸接近真相,而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則將有望幫助我們最終找出暗物質的秘密。



  暗能量
  暗能量甚至比暗物質更加神秘莫測。它的發現更加晚,在可預見的將來,科學家們能解開它的奧秘的可能性更小。

  故事要從1990年代開始說起。當時有兩個頂尖的物理學家小組正在從事宇宙膨脹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們的目的是想找出宇宙的膨脹究竟有多快,從而推測它的命運:宇宙究竟會永遠膨脹下去。還是會最終收縮成為一點,形成所謂的“大反衝”。

  為了做到這一點,科學家們運用特殊的方法對宇宙中各個方向上的超新星進行測距。隨後他們對這些天體目標進行光譜測量,以便了解它們遠離我們的速率有多快。

  我們知道,由於光速的有限性,遙遠天體發出的光需要花費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因此當我們觀測遙遠的天體時,我們其實是在回溯時間,目睹過去的時光。因此,對宇宙中不同距離上天體遠離我們而去速度的測量,我們事實上正在觀察宇宙不同時期膨脹速率上的差異。

  科學家們預計他們將觀測到兩種可能的情形:第一種是宇宙一直以一種近似相同的速率膨脹,第二種就是,隨著宇宙年齡增加,膨脹動力逐漸減弱,膨脹速率隨之變慢。

  但實際觀測的結果再次讓他們目瞪口呆。因為他們所看到的情況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宇宙正在加速膨脹!

  這樣的事實無法用我們已知的任何物理學知識來解釋。根據傳統的物理學觀點,宇宙中全體物質的引力應當會使宇宙膨脹減速,甚至開始收縮,正如我們拋出一個皮球,當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會因為地球的引力而逐漸減速最後下落一樣。

  帕內克解釋說:“這就意味著,還有一種神秘的,宇宙尺度的巨大力量在對抗引力。科學界一開始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觀點,因為這實在太詭異了。”

  激烈競爭
  科學家們這一次將這種神秘的力量命名為“暗能量”。儘管科學家們自己也搞不清楚這種神秘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它來自何方?但是它似乎確實存在,並且竟然能夠抗衡整個宇宙中全部物質引力的作用。

  但是,對這種神秘力量的完全無知並不能阻擋科學家們奮力揭開其謎底的激情。

  帕內克告訴美國太空網的記者說:“我不斷聽到的情況是,儘管在這個領域很難取得成就,並且前途不明。但是那些投身這一領域的科學家們仍然滿懷激情,他們都在拼命工作,希望自己能首先解開這個謎團。這個問題所蘊含的巨大意義和深刻影響,讓他們非常興奮。”

  總體而言,暗能量大約佔據全宇宙中73%的物質和能量,其餘23%是暗物質。而我們能看到的一切,所有星系,所有恒星和行星,所有我們所知道的一切熟悉的事物,僅僅佔據宇宙的4%。

  這兩個相互競爭的科學家小組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現了這種令人震驚的事實。這種競爭隨後開始一直持續,兩個小組相互都討厭對方。

  但是不管怎樣,最終在科學的歷史長河中,這兩個小組的科學家們都已經用他們的工作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帕內克說:“我想,對於暗物質的發現將讓他們獲得諾貝爾獎,這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來源網址: http://big5.ce.cn/xwzx/kj/201105/18/t20110518_22426469.shtml

NASA 美國太空總署有關暗能量和暗物質的網頁: http://science.nasa.gov/astrophysics/focus-areas/what-is-dark-energy/

空無非道

(※轉載老師寫的文章※)
 
    空無非道
——兼談緣起性空真空妙有
201083日)

    自釋迦圓寂100年左右,部派佛學出現,僧團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兩派,史稱“根本分裂”。後來兩派繼續分裂,又衍生出幾十個部派。因對釋迦所說道理見解不同,部派間興起了“空”與“有”的大辯論。大家各執一端,爭持不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膠著於爭辯狀態而停滯不前,佛法真諦也就難得一聞。到了西元1世紀後,大乘佛學出現,這種辯論更趨激烈,眾人往往樂此不疲,以至逐漸形成了大乘“空”、“有”兩宗。這樣就導致了學佛者馳走於經典章句,爭勝於大乘小乘,析義於空有兩邊,以詞辯為智慧,以走邪為創見,博聞強記而缺少體悟,紙上談兵而沒有實證,越辯越玄,越走越遠,佛學真諦更是衰微。有些現象,到了西元7世紀,唐代高僧玄奘西赴印度求法時,還曾親身經歷;至於傳聞,在《大唐西域記》一書中多有記載,有心者閱覽便知。
 
    大乘“空宗”因龍樹《中論》而大顯其名,傳入中國後,佛學講空的觀念便廣為傳播,“有宗”逐漸不為人知。現如今,人們錯以為佛門就是空門,誤以為學佛就是學空,就從這裏來。人說“真理越辯越明”,但二千多年來,佛學“空”與“有”各執一端的爭辯,卻是越辯越模糊,使人難識佛法真面目。殊不知釋迦說法,有如最高明的醫生,因病處方,對症下藥;沒有機械固定的專方藥物,唯有辨症施治的指導原則。空與有,為世間萬物萬象相對的兩面,就像治專病的藥方藥物,只是破除眾生執著的方便之法;而度眾的指導原則,也即寂滅涅槃的總法門,卻是那個非空非有,超越兩端,泯滅對待,自心本性清淨圓滿,沒有分別執著妄想的“無分別智”。先哲對執著于“物我為有”的人說“空”,是要他空掉自己的物我欲望,達到無物無我無念無相無住寂滅涅槃;對執著於“一切為空”的人說“有”,是要他認識到有大道本源存在,以便生發大愛心為眾生服務埋我解脫。故執著於“有”,和執著於“空”,都不是大道的境界,都不是釋迦傳授的“寂滅涅槃”。也就是說,佛學的真諦,不在於“空”和“有”的含義爭辯,而在於實踐埋我度眾,達於非“空”非“有”、不執著、無分別的寂滅入○解脫境界。
 
    自龍樹以後,“空宗”又發展出“緣起性空”和“真空妙有”的說法。其實,文字也好,語言也罷,甚至圖像、數術等等世間思維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于世傳道,固然離不開這些世間的思維方法,但在理解其意後,卻又必需放棄這些世間的思維方法(種種念相),也即要進入無思維狀態,才能感悟大道——佛法真諦;若只在世間思維方法上下功夫,必然背離大道無法獲得真諦。可以這樣說,若人總是執著、計較“緣起性空”與“真空妙有”等等語言文字,進行抽象思辨,其含義就會越辨越多,甚至無窮無盡。無窮無盡的邏輯概念,就會導致無休無止地爭辯對持,也就恰好中了波魔毒計,而害了“分別”頑症,完全與釋迦所證所授的“寂滅涅槃”背道而馳!釋迦傳法,其目的是要學生在看破“物我”真相後,不能再執持物我、留連於虛幻念相,更不能於此虛幻念相邏輯相生、由妄至妄沉淪;必從心放下一切而不執持,息滅分別達到“無分別智”,於世埋我度眾隨緣處置,不著任何念相永處於○,經典稱此為大自在身,也叫般若妙智慧,還名無餘大涅槃。正因如此,佛學才被概括為“戒定慧”三無漏學。人有分別、執著、妄想,猶如漏水的船沉淪江海,只有修學“戒定慧”得於無漏,並舀出船中漏水,才能順利駛向彼岸——寂滅涅槃——人的本源故鄉。戒是制妄,就是克服“貪瞋癡慢疑”於物我的妄想;定是止妄,就是止於無念無相無住的無妄想境界;慧是破妄,人執著物我為實,貪瞋癡不盡,產生的苦惱也就無盡,釋迦宣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滅涅槃”大道之理,意在使人破除對物我的種種虛妄執著,告誡世人當以無我大智慧隨緣處世解脫。

   “緣起性空”、“真空妙有”兩個講法,共同且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讓人執著於物質的生滅、有無現象,並以此錯誤看待元真、大道、本性。這樣一來,就會流弊無窮,貽害不盡。一些人執著於文字,以為“緣起性空”是說自性本空,並認為大宇除了因緣聚散,其餘什麼都沒有;又以為“真空妙有”是說自性真空,且認為大宇只是無中生有、有還歸無的物質變化。“空”字一直貫穿到底,世界是空,宇宙是空,甚至連元真大道、本源本性都是“空”,都一概否定。但這種人又往往出現一個可笑的現象,姑且稱“自我悖論”——其他的都看“空”了,唯獨“我”字不空,且還“主宰”一切。假如自性就是空,修道就是修空,那麼,釋祖得什麼道?世間一切本來就是空,這空還需要修麼?這種把圓滿俱足的永恆本源、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等同於轉瞬即逝、即生即滅的物質現象的觀點,是早就被佛陀斥之為頑空、無記空的“斷滅”邪見,一些人卻還以為自己識得大乘秘訣而到處兜售販賣。因此,為了破除這種偏見誤解,以及防止產生歧義,恢復釋迦正宗,“緣起性空”應該表述為“緣起相空”,“真空妙有”應該表述為“非空非有”也即“寂滅涅槃”,方為妥帖。為什麼呢?為明確兩者的含義起見。“緣起性空”,其意應限定在:世間萬物萬象都因緣聚散而沒有實性,緣生緣滅的現象只是一個變化的過程;“性空”即是“相空”,是指現象空無實性,只是一個變化過程,故修訂為“緣起相空”。“真空妙有”,其意應限定在:人及萬物的本源俱足一切、演化一切,但又不是世間任何思維方法可以說明的;“真空”是說本性清淨、無念無相、無分無別、入○寂滅,“妙有”是說本源微妙、無法言喻、俱足一切、演化一切,故修訂為“非空非有”或“寂滅涅槃”。一切的本源,釋迦稱元真或真如,因為不可思議,故當入○體會,即要不著一切念相,非空非有、實空不二、寂滅涅槃才能直覺契合。如此,才合釋祖之意,才能正本清源。
 
    對“空”與“有”概念的正確運用,一些無上乘的經典有明確記載,包括被稱為小乘經的四部《阿含經》(其實也是大乘、無上乘)。這裏以大家比較熟悉的《金剛經》裏面的一句話為例,試為說明佛法“以空破有,以有破空,空有互破,不立空有”的規律。比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句中“凡所有相”,是“有”,“皆是虛妄”,是“空”,這是以空破有;“若見諸相非相”,是有空合一、空有互破;“即見如來”,是不立空有,也即不著空有、超越相對,達於寂滅境界。這種從有推進到無,再從無推進到無無的規律,就是道法的形式邏輯,是從世間思維方法、語言文字表述的角度來說的,以便人們明晰把握;但道法沒有辯證邏輯,因為辯證就意味著事物的對立統一,而大道本身卻是無對無執,非空非有,無有言說,不可思議,入○寂滅,如如自淨的。故需強調,學道者必須隨講隨掃,隨做隨擦,不著念相,不持分別,歸於大道,入於涅槃,才是出世菩提之路。《金剛經》全文都是道法,為釋迦處於無分別狀態隨方解縛的大智慧流露,其主旨就是“無相無住”,也即破除世人的各種妄想執著,以無上正等正覺菩提之心(即無分別大智慧),歸於如如不動清淨本源故鄉。故先覺講“空”講“有”,只是隨緣而講;我等在達意的基礎上,也應當以不執著、無分別心看待。
    
    觀音老師傳示的生命能哲理——世出世法門,是繼承了釋祖所悟真諦於世運作的“不二法門”,創造性地把世間萬千方法概括提煉為物法、心法、中法,加上出世間法的道法,組成了物、心、中、道四法,讓人一目了然又方便運作,可以迅即頓悟而隨緣處世,埋我度眾徹底解脫,達于釋祖所傳“寂滅涅槃”無上境界!四法若以“有”與“空”來表述,便是:有,物法;空,心法;有空雙立,中法;非有非空,道法。依此便可知曉:執著於物我為有者,是最低級認識,物法;執著於物我為空者,是第2級認識,心法;執著於空有雙立互相轉化者,為第3級認識,中法;無執著無念相無分別者,為最高級認識,道法。釋迦所講“寂滅涅槃”,人必以道法達於入○無分別的狀態始可真切感受;若以“真空妙有”來述說,就落入“空有雙立”的第3級認識,與第4級道法有天壤之別。而“緣起性空”,依師四法判斷,便知也只是第3級的中法:緣起為有,現象雖有而本質為空,故也是“空有雙立”的辯證認識,說明此仍只是世間法,不是最終涅槃寂滅的道法。這裏所說世出世法門哲理,限於篇幅,極為簡單。若有興趣者,請自讀《生命能》一書,就可以瞭解世出世法門全貌,若加以埋我度眾的實踐,必迅速達於寂滅涅槃的境界——明心見性歸返本源!

美國腦科學家親證佛陀的“開悟”



   2008-5-12日美國《時代》雜志選出2008年最具影響力100位世界人物,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神經解剖學家、哈佛醫學院畢業博士Dr. Jill Bolte Taylor 被選入名單。在她37歲時,因其顱內血管破裂導致的一次罕見的左半大腦中風經歷和8年的恢復過程,由此親身獲得深刻的關於生命意義、治療康復與人類能普遍開悟的洞見,對當今的醫學界和人文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其經歷由自己寫進了最近出版的書《My stroke of insight》(該書在奧普拉網站上有節選,關於那個精彩而奇特的開悟經歷詳細描述)今年2月泰勒博士在世界著名的 TED 會議作了一場激勵人心弦的 18分鍾演講,該演講的錄影目前正在世界廣為流傳(可下載於http://www.ted.com/talks/view/id/229)。5月,她應邀在美國著名主持人奧普拉的心靈系列節目接受采訪。(採訪的4集錄影可下載於http://www2.oprah.com/spiritself/oss /ss_oss_main.jhtml
   1996年的一個夢中醒來的清晨,泰勒博士顱內血管破裂,最初她並不知道,只是感到左眼後部疼痛,結果她的左半大腦在肆個小時內逐步shut down-被關閉,喪失了語言辨識和用語言進行思維的能力、對過往的大部分記憶和自我身份認同意識消失,即,自我意識消失,而在同時,她的右半球大腦仍在正常工作,結果,因而親身體驗到一種極度奇特的“all knowing (全知全覺)”、與宇宙融為一體、自己與周遭一切物體不再有邊界區分、只有此時此刻的當下、內心深度寧靜平和、見到宇宙與自身身體細胞能量生動和諧運作的驚奇經歷,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進入到了涅槃NirvanaWow, this is cool!”

  
這個涅槃狀態至少連續持續了五周(這點估計可以和佛陀媲美了),而且在她經過8年的逐步恢復左半球大腦功能的時期後,她說她已經毫不憐惜地拋掉了過往那個生活了37年的瑣碎、焦躁而自私的自我,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自我身份,以一種全新的觀念而回到我們這個正常的世界,同時,只要她現在想進入那個涅槃,隨時隨地她都可以“with an effort of thought (以一念之功夫)”而進去(這讓我想起,這其實就是佛教和印度教中提到的修行者在達到真正的開悟後,不再退轉回去的狀態)。在與奧普拉的對話節目中,她一再真誠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進入涅槃體驗的能力,只要你願意,只要你警覺觀察並對自己的情緒或思維作出選擇,通過轉移你的專注力,你就能容易地、隨時隨地地進入你的右半球大腦作主的狀態,而讓左半球的功能運作僅作為被你使用的工具,永不再被它控制,因為,You are not your thoughts!-你並不是你的思想!。她說,我們絕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體驗到、看到世界和宇宙的這個奇妙的一面,是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鼓勵和教育大都是側重使用左腦半球的能力,還由於通過左腦半球的能力而取得的在社會上的成就而受到獎勵-比如,語言、文字、邏輯、推理、判斷、計算、數字、分辨力等,但是,按泰勒博士的話說,“but the right hemisphere gives us the big picture-但是大腦右半球給我們的才是關於世界的大圖像 
 
    泰勒博士自己感慨地說,作為一個科學家,一個研究大腦的專業人士,能夠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從當事人內部(from inside out)來研究自己的大腦,這是非常罕見而幸運的一件事,假如這一切重新再來,再讓她回到1996年她顱內血管破裂的那個上午,即使冒著生命的危險,她仍然會去選擇這個經歷!

  
泰勒博士的這個珍貴體驗,讓我再一次想起並確認克里希那穆體曾不斷對人類說的話語:能不能停止你的思想?封存你的記憶,嘗試著大腦寧靜不要帶任何語言去體驗觀察事物,對事物沒有分別和邊界感,消除自我中心感覺,這樣,你才會發現那個無邊無際的永恒和愛……以及老克關於教育和時間是個假象的談話,等等。 
   另外,在與奧普拉對話的過程中,奧普拉本人不斷提到 Eckhart Tolle(《當下的力量》和《A New Earth》的作者)的體驗和許多說法的對比,值得我們注意,而不是簡單的以假開悟者來否定 Tolle的經歷。 
    泰勒博士在與奧普拉的對話中說,她自己並沒有宗教信仰,但在這次經歷後,她堅信在死亡後,人是進入peace-寧靜平和的境界的,她說,因為此時大腦全面關閉了,更不會有像左腦的那種干擾了。但是,從心理生理學的角度來看,至少,人在活著的時候,人的任何一種思維和情緒的活動都應該有其對應的物質基礎和物質表達,這點在1981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的心理生理學家Roger Wolcott Sperry的工作中已經研究得很清楚,即

  
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斯佩裡認為右腦具有圖像化機能,如企劃力、創造力、想像力;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如第六感、透視力、直覺力、靈感、夢境等;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如心算、數學;超高速大量記憶,如速讀、記憶力。右腦像萬能博士,善於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高級思維功能取決於右腦。把右腦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表現出人類無窮的創造才能。所以右腦又可以稱作本能腦潛意識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右腦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理(Sperry)為全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愛戴,被譽為右腦先生世界右腦開發第一人,斯佩裡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對人類大腦科學研究的重大裡程碑。

  
人的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藝術和經驗學習的中樞,右腦的存儲量是左腦的 100萬倍。然而現實生活中 95%的人,僅僅只是使用了自己的左腦。科學家們指出,終其一生,大多數人只運用了大腦的3—4%,其餘的 97%都蘊藏在右腦的潛意識之中,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吃驚和遺憾的事實!人的大腦蘊藏著極大的潛能,這種潛能至今還沉睡著,所以深入挖掘左右兩半球的智能區非常重要,而大腦潛能的開發重在右腦的開發。左腦是人的本生腦,記載著人出生以來的知識,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時的信息;右腦則是人的祖先腦,儲存從古至今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遺傳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沒有經歷的事情,一接觸就能熟練掌握就是這個道理。右腦是潛能激發區,右腦會突然在人類的精神生活的深層展現出跡象;右腦是創造力爆發區,右腦不但有神奇的記憶能力又有高速信息處理能力,右腦發達的人會突然爆發出一種幻想、一項創新、一項發明等等。右腦是低耗高效工作區,右腦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計算復雜的數學題,高速記憶、高質量記憶,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人的大量情緒行為也被右腦所控制。 

  
右腦開發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右腦的優勢,並不是以右腦思維代替左腦思維,而是更好地將左右腦結合起來,進行人類左右腦的第二次協同,充分調動起人腦的潛能。斯佩理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兩半球存在著機能上的分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左半球是處理語言信息的優勢半球,它還能完成那些復雜、連續、有分析的活動,以及熟練地進行數學計算。右半球雖然是非優勢的,但是它掌管空間知覺的能力,對非語言性的視覺圖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占優勢。有研究表明,音樂和藝術能力以及情緒反應等與右半球有更大的關系。對於正常人來說,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功能是均衡和協調發展的,既各司其職又密切配合,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統一的控制系統。若沒有左腦功能的開發,右腦功能也不可能完全開發,反之亦然,無論是左腦開發,還是右腦開發,最終目的是促進左右腦的均衡和協調發展,從整體上開發大腦。 
PS:
她的演講可以在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和 tedhttp://www.ted.com)上找到,輸入 Jill Bolte Taylor 搜索,Oprah訪談在http://www.oprah.com搜索,Charlie Rose的采訪在http://www.charlierose.com搜索。好像她的書已經有繁體中文版,叫做《奇跡》,應該以後可以看到。把她的故事推薦給大家,希望也能帶給你感動和收獲。
Dr. Jill Bolte Taylor 的演講視頻(中文字幕): www.tudou.com/programs...rsNO9f5eJQ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印第安納大學的有關網頁:http://www.indstate.edu/news/news.php?newsid=1300

-----------------------------------------------------------------------------------------------------------------------------
Emily Wei2011/03/07 13:42 引用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