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五蘊皆空


五藴皆空


(轉載柯老師的文章)


  讀師之經典《心經》,知五藴皆空,而於日常生活,處處感受卻是五藴不空。那麼這五藴皆空怎樣理解、感受和體證?


  五藴,即色藴、受藴、想藴、行藴、識藴。色,即物質軀體;受、想、行、識,即心理活動;藴,積聚虛妄物塵念相、執著顛倒以為真實而遮障真如本性之意。也就是說,因對物質與自我的錯誤執著認知,從而使人迷失了如如自淨的本性,這物質和自我對人本性的遮障,可以從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來剖析解釋,故稱“五藴”,合起來就是身心——人人都說的“我”以及相關聯的“物質”。
  當今科學已證明,物質與心理,都只是一個瞬間波動振動流動的發展變化過程;這種萬物(包括生命)為光氣所成不斷聚散而“無物不流”的瞬間變化現象和過程,先哲經自身體證後稱之為“生滅法”或“有為法”,而把萬物的本源——元真統一場稱之為“寂滅法”或“無為法”。佛典《涅槃經》就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於剎那間的生滅現象、發展變化,不再執著,不再有為,也就是“生滅滅已”;此時無為,當下自在,心境無礙,無有苦樂,名為“寂滅”;“寂滅”為體,覺悟者同,但時空因緣各各不同,隨緣而用,名為“差別”。有為生滅者,為假、為空、為逝、為變、為垢、為苦、為自我、為現象……;無為寂滅者,為真、為實、為恆、為常、為淨、為樂、為真我、為本源……。故先哲說苦、空、無常、無我,亦說常(真常)、樂(真樂)、我(真我)、淨(真淨),這不是自相矛盾,也不是說“苦、空、無常、無我”之外,另有個“常、樂、我、淨”,而是說人若體悟到物質及自我“苦、空、無常、無我”而放下,不再執著於其中,無掛礙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就叫“常、樂、我、淨”了。師所言“五藴皆空”也同此理,不是五藴之外另有一個空,而是五藴本來就空無實性,所謂“當體即空”就是這個意思。


  實際上,從身心任何角度都能感受這個“五藴皆空”的境界,而實證這個境界,也就順利進入了“常、樂、我、淨”的無為寂滅狀態。我們平常所說的“我”只是色受想行識的聚合體,並非有個真實、能主宰的“我”存在;可是我們一般不這麼認為,反而認為此身即是真實的“我”,是個主宰,然後就有“我的”衍生事物:家庭、愛情、親情、友情、事業、成功、財富、健康……都以為是實實在在的。於此我們不妨作一下探討,由因緣所成的五藴身心世界——“我”,到底在哪裏?這個“我”是誰?瞬間變化的色藴究竟是不是“我”?受藴是不是“我”?想藴是不“我”?行藴是不是“我”?識藴是不是“我”?或者說,父母未生“我”前的受精卵細胞是“我”嗎?胚胎是“我”嗎?還是父母生“我”後的嬰兒是“我”?童年是“我”?少年是“我”?青年是“我”?中年是“我”?老年是“我”?死後火化了的骨灰是“我”?即是說,這個無時不變的身體和與之相關聯的心理活動就是“我”嗎?那麼,在受精卵細胞、胚胎階段時有心理活動麼?沒有心理活動,能稱叫“我”嗎?再說,在母體卵細胞還沒受精前“我”又在哪裏?骨灰化作灰塵湮滅後“我”又在哪裏?現在的生物生理科學,說身體是由係統、器官、組織、細胞、基因、雙螺旋的DNA分子、原子、質子……一層比一層小的“粒子”組合而成。那麼“粒子”從何處來?現代物理科學告訴我們,“粒子”從“場”來,此場稱叫“基態場”(基態,也稱真空,是場的能量最低狀態;場的其它能量狀態,稱叫激發態。粒子,只是場處於激發態時的現象;場現象的不同,是因激發態的粒子數目及其運動狀態不同。一切現象的本質是場),這“基態場”真空不空(充滿各種場),會無中生有——平衡的無形光氣能量運動變化,碰撞激蕩出“粒子”來,此碰撞產生的粒子通過瞬間生滅變化,分解組合,就形成了更多的“粒子”,這些“粒子”再聚散變化,以至形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再分解再組合……物質與生命由此誕生(因其本質為場,故稱場態物質、場態生命)。至於要問這“基態場”的平衡光氣能量從何來?物理學又告訴我們,說這是開天闢地的“大爆炸”以來,本就如此的了。當然,這樣的解釋,只局限於物性這個框框,未足以說明人的本性和元真本源,但對破除“五藴即我” 實性剛性的物化執著也足夠了,因為說來說去,最終說明了此身非“我”,由此身與外境結合而產生的心理活動也不是“我”,故要從平時執著“五藴即我”的錯誤觀念中,也即從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中自覺走出來,清楚洞察身心一切,皆是五藴從產生到消亡、即生即滅微細變化的自然結果,而不再為其所惑。


  有一則消息說,許多年前,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奬的美國科學家,花了很長時間研究,並做了許多實驗以了解組成物質的次原子微粒。原先只知道這些次原子微粒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地生滅變化。這位科學家決定要測出次原子微粒一秒中生滅多少次,發明了一種名為氣泡室的儀器,測量出次原子微粒一秒之內生滅了1022次方(即1後面有220)。“粒子”這麼快的生滅變化,連“瞬息萬變”一詞都不足以說明,只有用“即生即滅”一詞表述方為恰當,說明“物質”這個東西,真的就只是一個發展變化過程,本無實性。“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物質如此,由物質衍生出來的受想行識念頭,那還不是一樣的即生即滅本就虛無?這五藴的即生即滅現象,了無實性,那還執著個什麼呢?此即師實證體悟所說“五藴皆空”。我們需要注意,師之言說,為師禪定入○甚深狀態下,直觀體證得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非如以上邏輯推演或儀器實驗而來,因此在我們理解師意後,當遵從師之教導,埋我度眾,深入禪定,親自體悟驗證,不做文字概念推理游戲。敬盼敬盼!此為生命能學友能否走上徹底解脫正途的關鍵點,於此不得不提。比如那位科學家雖然發現了這個物質生滅的真相,但他並沒有成為覺悟者,還是和一般人一樣有著一大堆的煩惱,沒有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這是因為他所獲得的只是一種知識,而沒有親身體證真理。


  我們日常往往忘了“空無實性”的物質生滅真相,把知識、名利、地位……由此“五藴”幻化所聚的自身以及一切身外之物,都看成了實實在在;那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都圍繞著自以為是的所謂“物質是實的”觀念發生和流轉;這眼前的件件樁樁事物,如同一條環環扣死的鎖鏈,束縛捆綁著自己,雖苦惱但又無可奈何。這種顛空為實的虛妄認知,豈能讓人解脫?故我們要先把認知正過來,正確認識物性本空、自我本無,然後親修親證“五藴皆空”入○解脫。至於前面所說物質的“基態場”,並不是孤立地存在且能夠無中生有的,而是環環無端、層層套生在元真“統一場”內,它的能量仍然是從元真“統一場”來,也歸元真“統一場”去,這來去都歸“統一場”的信息性狀,就是物質的本來面目。因此稱為場態物質。生命信息也來之於統一場,此統一場為一切本源故鄉,故生命信息還需回歸此本源故鄉,這就是人之靈明本性;覺悟體證此本性,並度化眾生同歸故鄉,即為“明心見性”,即達“五藴皆空”的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涅槃境界;此涅槃寂滅境界,可稱為“超高級場態”,亦可稱為“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如來”——超高級場態,本來就是元真全息信息能量,本來就是元真統一場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樣哪有什麼來去分別?故說無去無來即如來。也因如此,故稱場態生命。


  那種外求他佛如來加被蔭護,從而飛升榮登他岸世界的想法做法,是虛幻的而不是徹底的解脫,說透了不過是執著於“五藴”的自我“安慰劑”或“催眠曲”而已,是處於類似原始人類對元真大宇無知的恐懼感情籠罩下,加以道德感情包裝處置而求自個福報的生滅“有為法”,不具超越解脫的元真大宇感情,不是寂滅無我極樂之“無為法”者!故此類方法,仍會讓人掛礙恐怖,仍會讓人顛倒夢想,相對於埋我度眾、入○解脫而達於寂滅極樂境界的“無為法”來說,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正如市面上起勁叫賣兜售的月餅,幾個普通月餅售價幾百上千元,只是包裝精致但物非所值,著念固相的修為法,往往吹噓誇大效用而違背事物常理——元真大道定則,卻很投不明真相的眾生的口味而趨之者眾多。有志於徹底解脫者,千萬要擦亮慧眼,以釋迦佛祖“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三法印,看破那詞藻堆砌的“華麗外衣”和人云亦云的“空頭支票”,猶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悉數洞察妖怪的本來面目,而不被其喬裝打扮的物像外表遮掩迷惑,否則不但白白浪費了寶貴精力和大好時光,而且又增添些物塵概念、我執法執,使本性遮障更深,就實在是得不償失了。“若以色見我(真我、本性、如來),以音聲求我,是(此)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清淨的本來面目)。”釋祖的當頭棒喝猶曆曆在耳,卻喚不醒灌了物質“迷魂湯”的人。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是指要善於把握稍縱即逝的商業信息和機遇;其實,“道場”亦如“商場”,人生最難得遇大道解脫機緣,縱使遇到後體道途中也是陷阱多多。學友們,我們還需謹慎小心啊!


  既然色受想行識“五藴”都處在瞬間生滅的變化過程,這生滅之中並沒有一個“我”在,故這個人人都認為的“我”——身心——“五藴”聚合體,也就只是一個瞬間都在生滅變化的過程而已。一切都是那麼自自然然的剎那間生滅變化,即生即滅,即滅即生,也就無所謂五藴的“實在”了,沒有五藴的“實在”,豈有五藴的“空無”存在?“空”的概念是相對於“實”的概念來說的。“實”的現象,本質為“空”,也就是“實”即“空”、“空”即“實”;這種即“實”即“空”的狀態,說其為“實”吧又無實性,說其為“空”吧又非空性,非實非空,無可描述,不能分別,就叫“實空不二”,也叫“無實空”,也叫“入○”。故師在說了“五藴皆空”後,進一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藴空不二,就是“我”與空不二,“我”即是空,空即是“我”,沒有了“我”實“我”空的概念分別,也就達到了無分別的無我境界。無我境界,與道合一,無分無別,無念無相,世間出世間,一切歸於寂滅——思維概念、語言文字、圖像術數,均無以表述,故師又接著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先哲說“無我法”,目的就在啓發我們去體悟此身非“我”,只是五藴和合,因緣聚散,生滅無常,變化不定,進而不再執著束縛牽絆於此“五藴”而沉溺於生死苦海,從而體證一切的本源、“我”的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永恆自在,所有眾生、物塵,都同源來返於元真如如本源,都同性契合於大道清淨本性!如如者,無分無別;清淨者,無私無我。悟達於此,則知靈、人、物及宇空一切現象,都同源同構,同息同律,繼則發大宏願,埋我度眾,熄滅心念除去分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得大自在安順於○,隨緣生活不動本心。此即師說“究竟涅槃”之義!也即“般若波羅蜜多”真義!


  由此可知,佛學是重體悟具科學性的內證體係,與現代以外求為手段的自然科學不同,佛學體證的目的在於求心靈的升華,而自然科學的目的在於求物質的進步。目前,自然科學在物質微觀宏觀領域的某些研究成果,與佛學道學內證體悟元真大宇自然之理暗合,比如相對論、量子力學、場論等,與佛學體證之物我生滅論、元真整體論、入○寂滅論,其理驚人的相似相近甚至趨向於相同,這本來是件好事,古老的內證哲理與現今的科學理論相結合,必將在科學的百花園裏產生一朵嶄新而璀璨的奇葩。但是,因兩者研究的目標與方法完全不同,也因一些人自我標榜為佛學但不是先哲本意的錯誤做法,導致且加深了誤會和隔閡,使有的人單從自然科學的物質目標和方法出發,來論證先哲所倡之“寂滅涅槃”是“不可知論”者,或以之證偽佛學是“迷信”者。當然,這種“削足適履”的做法,若是出於好意,未免片面武斷,是以有限已知去概定無限未知,就像用一粒米去概定吃喝一樣;若是出於有意,那就如同“坐井觀天”之蛙,不去探究自己從未認識的更大一片“天”,只束縛於可憐的一點物性表面知識,上下跳樑,聒噪吵鬧,但“天”並不因他不認識就不存在,也不因他不承認而少一分毫!內證體悟之道,豈可在外求物慾中達到?涅槃寂滅之果,豈能在邏輯推理中覓得?當然,內證外證,僅是方便之說,大道渾然一體,何有內外分別?解析物質是必要的,人們物質生活的進步來自於此,我們要為眾生的物質生活進行更多更好的勞動創造;而且還要從解析物質再進一步,達到解脫對物質的慾望羈絆,才能稱得上人類社會的“文明結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融合;否則,只有豐厚的物質生活和一付完美的骨架,那何異於“野蠻”社會?天下本無事,也本無是非;悟得真實法,無真亦無偽。或謂“西方科學也有‘測不準原理’”(即不確定性原理),殊不知此原理只是量子力學基本原理之一,講微觀物質粒子無時不變,且時時與其它粒子和周遭環境在交換質量能量信息,因此無法全面地,精確測量其孤立個體的質空時三維的真實量度(位置、速度、動量、時間、能量等)。這個原理說到底,不過說明了物質是一個以光波進行互相交換的變化過程,但這仍只是方法論,不是本體論,仍只是世間物法,不是出世道法,未可與修道終極目標“究竟涅槃”之實證體悟——入○寂滅境界相提並論!而先哲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內證體悟得出“五藴皆空”的結論,並親身實證“究竟涅槃”歸返本源的超高級場態徹底解脫機理,以現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價值來看,難道不是科學性的結論和驗證體係?這種雖然不借助外部工具、不用外求手段,但兩千多年來經無數覺悟者論證並親身實證,解決人生最大難題——徹底解脫人生痛苦煩惱的哲理和方法,難道不是大科學?故不可囿於已知之有限知識的偏見以“不可知論”論涅槃,也不能視此寂滅真實狀態不見而斥之為“迷信”!


  回憶初讀《心經》時,每每讀不懂,找了幾本白話解意之書讀之,仍是似懂非懂,甚至更增疑惑,後有幸讀師傳示“《心經》解意”,其直指般若真意,讓學者頓契本心,嘆未曾有;悟師教誨,恰如醍醐灌頂,心開意解,梵光融融。故學友們深究《心經》,師之解意(《生命能》一書所載《心經》之下的一段文字)敬請重視,依此解意指導自己從理入達於行入,與原經參讀領悟,勤修苦煉,埋我度眾,必得大智慧。“大道與私我無緣”,故依六字真言深入禪定,只能於一念而無念,必至“無智亦無得”,才能與道合一、梵我一如,歸返元真本源故鄉。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一行三昧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記述荷澤宗的教義說︰「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瞋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因此神會的禪也稱為「無念禪」,謂「不作意即是無念」。又說︰「法無去來,前後際斷,故知無念為最上乘。」

宗密在他寫的《參同契》中說:「執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


《涅槃經》:「定多慧少,增長無明;慧少定多,增長邪見。」


《四十二章經》第九章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博聞而不慎思明辨,則惘矣。執語忘義,解而不行,反成獲道解脫之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