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什麼是修行?




前幾天才剛聽柯老師的講解,正好拿來與大家分享。學佛、修道、修行的目的很簡單,就一句話:「解脫,歸本返源。」

不管佛經那麼多本,很多位高僧大德講了許許多多,歸根究柢就是在講覺悟解脫。倘若不教人解脫,而教人追求福報的,就不符合佛陀真義。

人生只是一種現象,只是生命的信息附在物質體上的表現,是因緣業結把生命信息和物質元素結合的一種狀態。

報身,就是因為因果業報而相對應產生的物質身體。

生命本來是無形無相的,是不生不滅的。生死是物質狀態才有的現象,對生命本質來說,本無生死、本不生滅、不增不減,本自清淨。

解脫,歸返本源,就是回復生命的本質狀態。

靜坐入○ (進入深層禪定) 就能在活著的時候體驗生命本質,體驗大道、體驗涅槃寂滅。

五蘊 (色受想行識) 是生命信息附於物質身體後產生的感受現象,世人誤以為這個物質身體和其感受現象是實有的,這只是一種誤覺。

體悟大道 (生命本質),就知道五蘊皆空。日常生活中運用五蘊皆空的體驗去觀察、觀照,能幫我們脫離貪嗔慢疑癡,不懼生死病痛,內心的煩惱苦厄也就沒有了。

一旦懂得這種心境,掌握經典理論所指出的目的,提綱挈領,就像漁夫收漁網時只需拉一條收網繩,整個漁網就都收起來了。掌握解脫的這條繩子就可以了。

十歌裡提到「治體治人治心胸」,由身體的調整入手,進入內心 (心靈) 的調整,這就是生命能服務的主線(主繩)。身體調整有感受以後,再思考進入心靈的調整。

以解脫的心態去面對身體和生活中的種種變化,通通要用出世間的心態去處理。如回到世間又會感受煩惱,這是因產生了自我為實。所以要立刻拉回主線,回歸出世間,物我皆空非實。以出世間的心境去看待世間一切,這樣理入和行入都做到了,就是解脫。

從罣礙的事解脫出來,事情仍然還在,但內心已經從原來的焦頭爛額轉變成清淨與平靜,這就是度到淨土彼岸了。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在修覺悟解脫,目的是解脫、回歸本源。 唸佛、持咒、數鼻息、參話頭,都是禪定
(meditation)的方法,目標是解脫。

唸佛要一心念佛、無相念佛,這和生命能在心裡默唸六字真言一樣,以此一念代替腦中川流不息的雜念妄相,萬念歸一,一念入,達到無我的出世間心境。

把握目的,從生活中實踐,一點一點解脫,一點一點進步,這就是修行



老實念佛


我們在世間生活,總會遇到一些人事物讓我們起心動念,不管是煩惱、哀傷或快樂,這些情緒都是雜念。前面一起了雜念情緒,後面趕快用禪定的方法去擦除。

念佛也是一種禪定的方法,但如果只是嘴上不斷碎碎唸,心裡各種情緒念相依舊起伏翻騰不休,這就不是老實念佛,在緊要關頭也就不會想到念佛。

要練習到整天都能心中完全安然平靜,不受外相、外境影響,這樣就是整天都在禪定入的出世間狀態。雖然仍在世間生活,面對和處理世間事,但心中如如不動,恆在中。

這就是解脫、寂滅、出世間。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解脫、涅槃寂滅、成佛(成為一位徹底覺悟的人)

海賢老和尚也說一樣的話:「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這樣在遇到煩惱事時,心中不煩惱。遇到傷心事時,心中不哀傷。遇到喜樂事時,心中也恆定如常,不為喜樂而生欣喜心。

我們還沒修到那個境界,而且在世間生活,如果對一切人事物都面無表情,太過奇怪。遇到傷心事,傷心一小下即可。遇到快樂事,也笑笑快樂一小下就好。不要停住在傷心上、不停住在煩惱上、也不停住在快樂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無所住,這時生的只有清淨心。這就是佛陀教的離苦得安樂方法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心銘》




牛頭法融禪師

 《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鍊。往返無端,追尋不見。

一切莫作,明寂自現。前際如空,知處迷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

一心有滯,諸法不通。去來自爾,胡假推窮。生無生相,生照一同。

欲得心淨,無心用功。縱橫無照,最為微妙。知法無知,無知知要。

將心守靜,猶未離病。生死忘懷,即是本性。至理無詮,非解非纏。

靈通應物,常在目前。目前無物,無物宛然。不勞智鑒,體自虛玄。

念起念滅,前後無別。後念不生,前念自絕。三世無物,無心無佛。

眾生無心,依無心出。分別凡聖,煩惱轉盛。計校乖常,求真背正

雙泯對治,湛然明淨。不須功巧,守嬰兒行。惺惺了知,見網轉彌。

寂寂無見,暗室不移。惺惺無妄,寂寂明亮。萬象常真,森羅一相。

去來坐立,一切莫執。決定無方,誰為出入。無合無散,不遲不疾。

明寂自然,不可言及。心無異心,不斷貪淫。性空自離,任運浮沈。

非清非濁,非淺非深。本來非古,見在非今。見在無住,見在本心。

本來不存,本來即今。菩提本有,不須用守。煩惱本無,不須用除。

靈知自照,萬法歸如。無歸無受,絕觀忘守。四德不生,三身本有。

六根對境,分別非識。一心無妄,萬緣調直。心性本齊,同居不攜。

無生順物,隨處幽棲。覺由不覺,即覺無覺。得失兩邊,誰論好惡。

一切有為,本無造作。知心不心,無病無藥。迷時捨事,悟罷非異。

本無可取,今何用棄。謂有魔興,言空象備。莫滅凡情,唯教息意。

意無心滅,心無行絕。不用證空,自然明徹。滅盡生死,冥心入理。

開目見相,心隨境起。心處無境,境處無心。將心滅境,彼此由侵。

心寂境如,不遣不拘。境隨心滅,心隨境無。兩處不生,寂靜虛明。

菩提影現,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親疎。寵辱不變,不擇所居。

諸緣頓息,一切不憶。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頑嚚,內心虛真。

對境不動,有力大人。無人無見,無見常現。通達一切,未嘗不遍。

思惟轉昏,汩亂精魂。將心止動,轉止轉奔。萬法無所,唯有一門。

不入不出,非靜非暄。聲聞緣覺,智不能論。實無一物,妙智獨存。

本際虛冲,非心所窮。正覺無覺,真空不空。三世諸佛,皆乘此宗。

此宗豪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顧,安心無處。無處安心,虛明自露。

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慧日寂寂,定光明明。

照無相苑,朗涅槃城。諸緣忘畢,詮神定質。不起法座,安眠虛室。

樂道恬然,優遊真實。無為無得,依無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

心若不生,法無差互。知生無生,現前常住。智者方知,非言詮悟。


(摘自《景德傳燈錄》卷30CBETA《大正藏》)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助人為長壽之本

為別人付出 有助長壽

2014年08月02日

英國有句諺語:「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 當我們贈與別人玫瑰時,手上會留下一縷芳香,這就是給予回贈的禮物。研究發現,給予是一種愉快的經歷,這種體驗與獲得巧克力、金錢等物質一樣,能讓人獲得快樂、幸福的正面情緒。更為寶貴的是,除了心理上的滿足,它還能讓我們的身體受益。

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研究員指出,給予是一種利他行為,就是出於自願、不計較外部利益去幫助他人。其實,給予別人幫助是人之本能,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同理心理論」。當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時,旁觀者能真切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以至於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這得歸功於大腦中存在的一類神奇的神經元,它們不僅會在人有親身體驗時被啟動,在看到他人喜怒哀樂時也能被啟動,從而「感同身受」。因此,當看到受助者脫困後的快樂時,助人者也會有自己轉危為安般輕鬆和滿足的感覺,這些正是讓人們感到幸福情緒的基礎。

「利他性是人類漫長進化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學會互惠、付出、協作,你幫我,我幫你,才能更好地生活。」研究員說。可惜,現實情況卻不樂觀。現代人似乎習慣了索取的思維方式,父母、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都成為索取物件,不願意過多付出就想擁有金錢、地位、友情、愛情、成功 ... 美國也同樣如此,心理學作家約翰•阿莫德奧博士提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什麼給予比索取更難?」

在研究員看來,人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我們處於陌生人社會,彼此信任度低,經常出現「扶摔倒老人可能被訛」等「做好事沒好報」的事情。當人們缺乏安全感,對社會產生質疑時,就會不敢付出。第二,現代人太忙於追求可以量化和物化的東西,比如金錢、車、房、名牌等,「我的房貸還沒人替我還呢,我憑什麼管別人?」第三,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讓大家身心疲憊,沒有精力再去給予別人幫助,「每個人都期待被別人關懷時,就很難再去主動關心別人了。」研究員說。

有時,我們更習慣於接受,不習慣給予。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錯過了給予所能回贈的種種好處。美國一項針對2000名志願者的研究發現,在兩個以上機構從事志願者活動,對健康的益處僅次於戒煙。

「我聊天時經常跟別人說,要是你不想戒煙,又想長壽,那就去做點好事吧。」研究員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命倫理學教授、無限大愛研究中心負責人史帝芬•波斯特這樣評價:「給予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它對健康的好處可能超過你的想像。

保護心臟:史帝芬•波斯特對中青年和老人以及不同種族、職業的人進行研究後發現,給予可以全方面地保護身體健康,對心臟疾病的預防能力是阿司匹林的一倍。

延長壽命: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發現,積極參與志願者活動的人更長壽,4年內的死亡率為1.6%,從不參加志願者活動的人死亡率則為4.3%。無限大愛研究中心的研究還發現,幫助朋友、親人、鄰居、支援伴侶等行為,都會降低疾病死亡率。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花5年時間追蹤了423對老年夫妻後發現,排除年齡、性別、健康和心理等因素外,不相互支援的受試者5年內死亡的概率高出兩倍。

降低抑鬱和自殺風險:研究員說,給予可以幫助人們排除憤怒、憎恨、嫉妒等負面情緒,帶來幸福感,從而降低抑鬱和自殺風險。

提升自信,增強幸福感:有一項針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研究,研究人員讓他們給67名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每天打電話,一次15分鐘,用3年時間為對方提供精神上的支援。結果發現,在獲得人生滿意度方面,助人者是受助人的7倍,也更有益於這些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疾病治療。「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的耐心、自信等對健康有益的情緒都會提升,當你有力量改變別人的生活,感覺到自己被需要時,你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痛苦,反而會變得輕鬆起來。」研究員說。

提高免疫力:不吝嗇幫助他人的人,會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研究發現,人際關係好的人,患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會降低很多,免疫功能也更強大。而免疫力就像身體的隱身防護牆。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裡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甚至這樣形容人際關係:「它對健康的作用與水果蔬菜、運動、體檢同樣重要。」

給予和付出無處不在、可大可小,從做慈善、做好事、幫助困難之人,到常懷感恩之心,諒解和尊重別人,如何做到更好地給予,研究員給出了以下建議。

不要吝嗇你的微笑:就像照鏡子一樣,你在給別人微笑的同時,也會收到一張笑臉。這個笑可能會溫暖一顆受傷的心靈,拉近同事朋友間的距離,讓你充滿勇氣和信心。

多擁抱:和微笑一樣,一個擁抱給別人的是溫暖,給自己的可能更多。美國研究發現,多擁抱可以降血壓、減壓、有益心臟健康、減少恐懼。

讚美別人:約翰•阿莫德奧博士說,如果能多加留意我們周圍的人和事,發現他們的美好、善良和創造力等優秀品質,表達我們的感激與讚美,這會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為他人的生活施加積極影響的同時,那種滿足感也會令我們自己動容。

忠誠:人的欲望很難控制,對人忠誠可以說是一種更高級別的付出,尤其在婚姻關係中,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雙方的理解和相互支援。

給予他人寬容:寬容是一種無形的給予,更是一種非凡的氣度,代表了思想的成熟,凡事不要過於苛求,給了別人機會,我們也會獲得信任和尊敬。

培養耐心:當別人與你意見不合時,當你對最親近的人表現得不耐煩時,請耐心地聽他們說完話,這也是一種給予。


(轉載自明報醫事網 http://www.mingpaofun.com/healthnet/tor/showArt.cfm?aid=1850 )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五蘊皆空


五藴皆空


(轉載柯老師的文章)


  讀師之經典《心經》,知五藴皆空,而於日常生活,處處感受卻是五藴不空。那麼這五藴皆空怎樣理解、感受和體證?


  五藴,即色藴、受藴、想藴、行藴、識藴。色,即物質軀體;受、想、行、識,即心理活動;藴,積聚虛妄物塵念相、執著顛倒以為真實而遮障真如本性之意。也就是說,因對物質與自我的錯誤執著認知,從而使人迷失了如如自淨的本性,這物質和自我對人本性的遮障,可以從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來剖析解釋,故稱“五藴”,合起來就是身心——人人都說的“我”以及相關聯的“物質”。
  當今科學已證明,物質與心理,都只是一個瞬間波動振動流動的發展變化過程;這種萬物(包括生命)為光氣所成不斷聚散而“無物不流”的瞬間變化現象和過程,先哲經自身體證後稱之為“生滅法”或“有為法”,而把萬物的本源——元真統一場稱之為“寂滅法”或“無為法”。佛典《涅槃經》就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於剎那間的生滅現象、發展變化,不再執著,不再有為,也就是“生滅滅已”;此時無為,當下自在,心境無礙,無有苦樂,名為“寂滅”;“寂滅”為體,覺悟者同,但時空因緣各各不同,隨緣而用,名為“差別”。有為生滅者,為假、為空、為逝、為變、為垢、為苦、為自我、為現象……;無為寂滅者,為真、為實、為恆、為常、為淨、為樂、為真我、為本源……。故先哲說苦、空、無常、無我,亦說常(真常)、樂(真樂)、我(真我)、淨(真淨),這不是自相矛盾,也不是說“苦、空、無常、無我”之外,另有個“常、樂、我、淨”,而是說人若體悟到物質及自我“苦、空、無常、無我”而放下,不再執著於其中,無掛礙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就叫“常、樂、我、淨”了。師所言“五藴皆空”也同此理,不是五藴之外另有一個空,而是五藴本來就空無實性,所謂“當體即空”就是這個意思。


  實際上,從身心任何角度都能感受這個“五藴皆空”的境界,而實證這個境界,也就順利進入了“常、樂、我、淨”的無為寂滅狀態。我們平常所說的“我”只是色受想行識的聚合體,並非有個真實、能主宰的“我”存在;可是我們一般不這麼認為,反而認為此身即是真實的“我”,是個主宰,然後就有“我的”衍生事物:家庭、愛情、親情、友情、事業、成功、財富、健康……都以為是實實在在的。於此我們不妨作一下探討,由因緣所成的五藴身心世界——“我”,到底在哪裏?這個“我”是誰?瞬間變化的色藴究竟是不是“我”?受藴是不是“我”?想藴是不“我”?行藴是不是“我”?識藴是不是“我”?或者說,父母未生“我”前的受精卵細胞是“我”嗎?胚胎是“我”嗎?還是父母生“我”後的嬰兒是“我”?童年是“我”?少年是“我”?青年是“我”?中年是“我”?老年是“我”?死後火化了的骨灰是“我”?即是說,這個無時不變的身體和與之相關聯的心理活動就是“我”嗎?那麼,在受精卵細胞、胚胎階段時有心理活動麼?沒有心理活動,能稱叫“我”嗎?再說,在母體卵細胞還沒受精前“我”又在哪裏?骨灰化作灰塵湮滅後“我”又在哪裏?現在的生物生理科學,說身體是由係統、器官、組織、細胞、基因、雙螺旋的DNA分子、原子、質子……一層比一層小的“粒子”組合而成。那麼“粒子”從何處來?現代物理科學告訴我們,“粒子”從“場”來,此場稱叫“基態場”(基態,也稱真空,是場的能量最低狀態;場的其它能量狀態,稱叫激發態。粒子,只是場處於激發態時的現象;場現象的不同,是因激發態的粒子數目及其運動狀態不同。一切現象的本質是場),這“基態場”真空不空(充滿各種場),會無中生有——平衡的無形光氣能量運動變化,碰撞激蕩出“粒子”來,此碰撞產生的粒子通過瞬間生滅變化,分解組合,就形成了更多的“粒子”,這些“粒子”再聚散變化,以至形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再分解再組合……物質與生命由此誕生(因其本質為場,故稱場態物質、場態生命)。至於要問這“基態場”的平衡光氣能量從何來?物理學又告訴我們,說這是開天闢地的“大爆炸”以來,本就如此的了。當然,這樣的解釋,只局限於物性這個框框,未足以說明人的本性和元真本源,但對破除“五藴即我” 實性剛性的物化執著也足夠了,因為說來說去,最終說明了此身非“我”,由此身與外境結合而產生的心理活動也不是“我”,故要從平時執著“五藴即我”的錯誤觀念中,也即從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中自覺走出來,清楚洞察身心一切,皆是五藴從產生到消亡、即生即滅微細變化的自然結果,而不再為其所惑。


  有一則消息說,許多年前,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奬的美國科學家,花了很長時間研究,並做了許多實驗以了解組成物質的次原子微粒。原先只知道這些次原子微粒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地生滅變化。這位科學家決定要測出次原子微粒一秒中生滅多少次,發明了一種名為氣泡室的儀器,測量出次原子微粒一秒之內生滅了1022次方(即1後面有220)。“粒子”這麼快的生滅變化,連“瞬息萬變”一詞都不足以說明,只有用“即生即滅”一詞表述方為恰當,說明“物質”這個東西,真的就只是一個發展變化過程,本無實性。“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物質如此,由物質衍生出來的受想行識念頭,那還不是一樣的即生即滅本就虛無?這五藴的即生即滅現象,了無實性,那還執著個什麼呢?此即師實證體悟所說“五藴皆空”。我們需要注意,師之言說,為師禪定入○甚深狀態下,直觀體證得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非如以上邏輯推演或儀器實驗而來,因此在我們理解師意後,當遵從師之教導,埋我度眾,深入禪定,親自體悟驗證,不做文字概念推理游戲。敬盼敬盼!此為生命能學友能否走上徹底解脫正途的關鍵點,於此不得不提。比如那位科學家雖然發現了這個物質生滅的真相,但他並沒有成為覺悟者,還是和一般人一樣有著一大堆的煩惱,沒有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這是因為他所獲得的只是一種知識,而沒有親身體證真理。


  我們日常往往忘了“空無實性”的物質生滅真相,把知識、名利、地位……由此“五藴”幻化所聚的自身以及一切身外之物,都看成了實實在在;那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都圍繞著自以為是的所謂“物質是實的”觀念發生和流轉;這眼前的件件樁樁事物,如同一條環環扣死的鎖鏈,束縛捆綁著自己,雖苦惱但又無可奈何。這種顛空為實的虛妄認知,豈能讓人解脫?故我們要先把認知正過來,正確認識物性本空、自我本無,然後親修親證“五藴皆空”入○解脫。至於前面所說物質的“基態場”,並不是孤立地存在且能夠無中生有的,而是環環無端、層層套生在元真“統一場”內,它的能量仍然是從元真“統一場”來,也歸元真“統一場”去,這來去都歸“統一場”的信息性狀,就是物質的本來面目。因此稱為場態物質。生命信息也來之於統一場,此統一場為一切本源故鄉,故生命信息還需回歸此本源故鄉,這就是人之靈明本性;覺悟體證此本性,並度化眾生同歸故鄉,即為“明心見性”,即達“五藴皆空”的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涅槃境界;此涅槃寂滅境界,可稱為“超高級場態”,亦可稱為“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如來”——超高級場態,本來就是元真全息信息能量,本來就是元真統一場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樣哪有什麼來去分別?故說無去無來即如來。也因如此,故稱場態生命。


  那種外求他佛如來加被蔭護,從而飛升榮登他岸世界的想法做法,是虛幻的而不是徹底的解脫,說透了不過是執著於“五藴”的自我“安慰劑”或“催眠曲”而已,是處於類似原始人類對元真大宇無知的恐懼感情籠罩下,加以道德感情包裝處置而求自個福報的生滅“有為法”,不具超越解脫的元真大宇感情,不是寂滅無我極樂之“無為法”者!故此類方法,仍會讓人掛礙恐怖,仍會讓人顛倒夢想,相對於埋我度眾、入○解脫而達於寂滅極樂境界的“無為法”來說,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正如市面上起勁叫賣兜售的月餅,幾個普通月餅售價幾百上千元,只是包裝精致但物非所值,著念固相的修為法,往往吹噓誇大效用而違背事物常理——元真大道定則,卻很投不明真相的眾生的口味而趨之者眾多。有志於徹底解脫者,千萬要擦亮慧眼,以釋迦佛祖“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三法印,看破那詞藻堆砌的“華麗外衣”和人云亦云的“空頭支票”,猶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悉數洞察妖怪的本來面目,而不被其喬裝打扮的物像外表遮掩迷惑,否則不但白白浪費了寶貴精力和大好時光,而且又增添些物塵概念、我執法執,使本性遮障更深,就實在是得不償失了。“若以色見我(真我、本性、如來),以音聲求我,是(此)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清淨的本來面目)。”釋祖的當頭棒喝猶曆曆在耳,卻喚不醒灌了物質“迷魂湯”的人。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是指要善於把握稍縱即逝的商業信息和機遇;其實,“道場”亦如“商場”,人生最難得遇大道解脫機緣,縱使遇到後體道途中也是陷阱多多。學友們,我們還需謹慎小心啊!


  既然色受想行識“五藴”都處在瞬間生滅的變化過程,這生滅之中並沒有一個“我”在,故這個人人都認為的“我”——身心——“五藴”聚合體,也就只是一個瞬間都在生滅變化的過程而已。一切都是那麼自自然然的剎那間生滅變化,即生即滅,即滅即生,也就無所謂五藴的“實在”了,沒有五藴的“實在”,豈有五藴的“空無”存在?“空”的概念是相對於“實”的概念來說的。“實”的現象,本質為“空”,也就是“實”即“空”、“空”即“實”;這種即“實”即“空”的狀態,說其為“實”吧又無實性,說其為“空”吧又非空性,非實非空,無可描述,不能分別,就叫“實空不二”,也叫“無實空”,也叫“入○”。故師在說了“五藴皆空”後,進一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藴空不二,就是“我”與空不二,“我”即是空,空即是“我”,沒有了“我”實“我”空的概念分別,也就達到了無分別的無我境界。無我境界,與道合一,無分無別,無念無相,世間出世間,一切歸於寂滅——思維概念、語言文字、圖像術數,均無以表述,故師又接著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先哲說“無我法”,目的就在啓發我們去體悟此身非“我”,只是五藴和合,因緣聚散,生滅無常,變化不定,進而不再執著束縛牽絆於此“五藴”而沉溺於生死苦海,從而體證一切的本源、“我”的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永恆自在,所有眾生、物塵,都同源來返於元真如如本源,都同性契合於大道清淨本性!如如者,無分無別;清淨者,無私無我。悟達於此,則知靈、人、物及宇空一切現象,都同源同構,同息同律,繼則發大宏願,埋我度眾,熄滅心念除去分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得大自在安順於○,隨緣生活不動本心。此即師說“究竟涅槃”之義!也即“般若波羅蜜多”真義!


  由此可知,佛學是重體悟具科學性的內證體係,與現代以外求為手段的自然科學不同,佛學體證的目的在於求心靈的升華,而自然科學的目的在於求物質的進步。目前,自然科學在物質微觀宏觀領域的某些研究成果,與佛學道學內證體悟元真大宇自然之理暗合,比如相對論、量子力學、場論等,與佛學體證之物我生滅論、元真整體論、入○寂滅論,其理驚人的相似相近甚至趨向於相同,這本來是件好事,古老的內證哲理與現今的科學理論相結合,必將在科學的百花園裏產生一朵嶄新而璀璨的奇葩。但是,因兩者研究的目標與方法完全不同,也因一些人自我標榜為佛學但不是先哲本意的錯誤做法,導致且加深了誤會和隔閡,使有的人單從自然科學的物質目標和方法出發,來論證先哲所倡之“寂滅涅槃”是“不可知論”者,或以之證偽佛學是“迷信”者。當然,這種“削足適履”的做法,若是出於好意,未免片面武斷,是以有限已知去概定無限未知,就像用一粒米去概定吃喝一樣;若是出於有意,那就如同“坐井觀天”之蛙,不去探究自己從未認識的更大一片“天”,只束縛於可憐的一點物性表面知識,上下跳樑,聒噪吵鬧,但“天”並不因他不認識就不存在,也不因他不承認而少一分毫!內證體悟之道,豈可在外求物慾中達到?涅槃寂滅之果,豈能在邏輯推理中覓得?當然,內證外證,僅是方便之說,大道渾然一體,何有內外分別?解析物質是必要的,人們物質生活的進步來自於此,我們要為眾生的物質生活進行更多更好的勞動創造;而且還要從解析物質再進一步,達到解脫對物質的慾望羈絆,才能稱得上人類社會的“文明結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融合;否則,只有豐厚的物質生活和一付完美的骨架,那何異於“野蠻”社會?天下本無事,也本無是非;悟得真實法,無真亦無偽。或謂“西方科學也有‘測不準原理’”(即不確定性原理),殊不知此原理只是量子力學基本原理之一,講微觀物質粒子無時不變,且時時與其它粒子和周遭環境在交換質量能量信息,因此無法全面地,精確測量其孤立個體的質空時三維的真實量度(位置、速度、動量、時間、能量等)。這個原理說到底,不過說明了物質是一個以光波進行互相交換的變化過程,但這仍只是方法論,不是本體論,仍只是世間物法,不是出世道法,未可與修道終極目標“究竟涅槃”之實證體悟——入○寂滅境界相提並論!而先哲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內證體悟得出“五藴皆空”的結論,並親身實證“究竟涅槃”歸返本源的超高級場態徹底解脫機理,以現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價值來看,難道不是科學性的結論和驗證體係?這種雖然不借助外部工具、不用外求手段,但兩千多年來經無數覺悟者論證並親身實證,解決人生最大難題——徹底解脫人生痛苦煩惱的哲理和方法,難道不是大科學?故不可囿於已知之有限知識的偏見以“不可知論”論涅槃,也不能視此寂滅真實狀態不見而斥之為“迷信”!


  回憶初讀《心經》時,每每讀不懂,找了幾本白話解意之書讀之,仍是似懂非懂,甚至更增疑惑,後有幸讀師傳示“《心經》解意”,其直指般若真意,讓學者頓契本心,嘆未曾有;悟師教誨,恰如醍醐灌頂,心開意解,梵光融融。故學友們深究《心經》,師之解意(《生命能》一書所載《心經》之下的一段文字)敬請重視,依此解意指導自己從理入達於行入,與原經參讀領悟,勤修苦煉,埋我度眾,必得大智慧。“大道與私我無緣”,故依六字真言深入禪定,只能於一念而無念,必至“無智亦無得”,才能與道合一、梵我一如,歸返元真本源故鄉。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一行三昧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記述荷澤宗的教義說︰「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瞋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因此神會的禪也稱為「無念禪」,謂「不作意即是無念」。又說︰「法無去來,前後際斷,故知無念為最上乘。」

宗密在他寫的《參同契》中說:「執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


《涅槃經》:「定多慧少,增長無明;慧少定多,增長邪見。」


《四十二章經》第九章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博聞而不慎思明辨,則惘矣。執語忘義,解而不行,反成獲道解脫之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