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譚峭,唐末五代道士,著名道教學者,生於唐咸通年間。《泉州府志》上記載,南唐主李煜曾賜給譚峭「紫霄真人」的稱號。

所著《化書》(《譚子化書》)六卷一百十二篇。認為萬事萬物皆源於虛,「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後復歸於虛,「其化無窮」。

譚峭說:「摶空為塊,見塊而不見空;粉塊為空,見空而不見塊。」

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公式 E=mc平方,能量()組成物質(),人們只看見物質()而見不到能量();物質()還原成能量狀態()以後,人們又只看到空而見不到物質()

我們從大宇統一能場中來,回到大宇統一能場中去,物質的生滅只是現象的變化,本質能量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二、不去不來。


南懷瑾談法身本體

用現代的觀念來解釋,佛就是宇宙眾生一切生命的本體。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一切眾生,只要覺悟了就是佛,因此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沒有宗教的形式,沒有形象,也不是盲目的崇拜。

那個本體也叫如來,它沒有來也沒有去,它沒有動也沒有靜。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個智慧就叫般若,這個大的境界就叫涅槃。所以追求宇宙萬物生命的根本,才是佛法的真義。

修行就是要找回法身成佛,那才是大成就。

真正修行就是要找本體。按佛學名詞來講,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就是體(本體),沒有形相。報身是本體的顯現,有形相。報身也叫報應身,有善報、惡報、不善不惡報。成佛得法身的人,為度眾生而重新來到世間或者其他眾生的世界,那個叫應化身。所謂應化,就是因有所「感」而有所「應」的意思。

不管我們見的是空還是塊,都是一個現象,這個現象有形有相,這個現象就是報身。

禪宗祖師們走的路線是「直取無上菩提」。本體掌握以後,輪迴死亡都沒有什麼可怕了,死與生不過是昨天與今天,進房間與出房間一樣普通,本體從來就沒有動過,生死涅槃一切皆空。這是禪宗的路線。

龍樹菩薩怎麼講本體呢?他寫了一部《中觀論》,裡面講了有名的中觀「八不」,也叫中觀正見:「不生不滅」,沒有生過也沒有死過;「不去不來」,「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是一元論也不是多元論,也沒有兩樣,其實仔細講起來不止八個啦,比如說不善與不惡,不空也不有,等等。有了這個正見,什麼功夫啦、妄想啦,一概放下就是了。

所以《大乘起信論》講了兩樣東西:妄想與真如。沒有妄想了就是那個東西,起了妄想了,本體就動了。就像水,起了波浪就不是水了,但是波浪是水做的,等波浪沒有了,還是回歸到水。成功了以後還會不會死呢?當然還是會死,會不會生呢?當然還是會生,不過生與死沒有什麼可怕的,所以悟道的人說:「涅槃生死等空花。」

得到清淨境界是唯心所造,混亂的境界及煩惱痛苦也是唯心所造,只要心放下了,就接近那個本體了。所以佛在《楞嚴經》中,開頭就告訴阿難:「現前縱得九次第定,猶是法塵分別影事」,你即使現在得到了各種三昧,各種定境,甚至你可以放光動地,那也不過是心理思想功能的一種變態,不是真的。


龍樹《中觀論》:『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