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禪與悟

五祖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對惠明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定慧一體,不是二;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

無念,無相,無住。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直心是道場。(聖嚴法師:直心=不主觀,就是慈悲心,無我的、無私的心。)

馬祖道一禪師:「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理則頓悟,事須漸除。《楞嚴經‧卷十》:「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六祖壇經》: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漢傳佛教的智慧生活》聖嚴法師:

釋迦牟尼佛發現,生命的現象只是物質和精神的組合,也就是被稱為無常變化的「我」,因此根本不可能擁有,也絕不是實有,所以此「我」是暫時有而本性空。既然「我」是空的,就不必貪生,也不必怕死了。這種智慧的功能,就稱為開悟和解脫。


當你發現,除了念頭,別無自我,既無煩惱的我,也無智慧的我,僅有隨著環境而有的種種心相之反映,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我」這樣東西時,便是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