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般若心經與般若經的關係
『般若心經』,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中所不攝的經,但『般若心經』是從何處而來?乃集合諸部般若的精要心髓而成。所以『心經』的「心」字,不是思慮分別的心,乃梵語的汗粟駄(Hrdd-aya)的譯語,所謂汗粟駄,即積集精要的意思,所謂心,乃心髓,精要,中心等意。故唐時實叉難陀譯為「摩訶般若髓心經」,亦即取精髓意。『心經』的具名,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Maha-prajlna Raromit-rdaya-Hsutpam),摩訶譯為「大」,所以它是「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六百卷的心髓精要的結晶體,故名為『心經』。因為般若部特別發達,故產生諸多「般若經」,今要縮凝諸種般若而成一簡括的概要,就是『心經』。熟讀一卷『心經』就等於具體的讀畢了六百卷「大般若」,亦可說具體的了解般若精要。
『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要,也是「大般若」的結晶體。『心經』雖不攝於「大般若經」內,但在「大般若」第二會第二分觀照品第三之二,其異譯為「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的一段,頗與『心經』類似。有說這段原文該為『心經』的原型,或說『心經』根據這段文所組成獨立的經典。於此不特可觀見「大般若經」的精要,亦可窺見『心經』組織的來源。
茲試引「大般若」觀照品第三之二的一段:
舍利弗,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中無有色。舍利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染不淨,不增不減。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苦聖締,無集滅道聖諦,無得無現觀……。
再引「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之一段:
舍利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亦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亦無智亦無得。……。
這兩段文,後者是前者的異譯,若與『心經』本文對照,是該怎樣的相似?由此可無疑的肯定『心經』構造是依據這段文為主體,取經的形式,再附加前後的文。所以『心經』的說法主──觀自在菩薩,也有研究的必要。聽法者與「大品」的文同,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弗譯為子,舍利子與舍利弗相同)。但「大品」說法主為佛陀,在「大品般若經」證信敘中雖有觀世音菩薩,但非是說法主,經中說法主為佛及須菩提、舍利弗、富樓那。所以『心經』開始,先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接着「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等。這段文在文句語氣上可以聯接的,但在般若意義上似有點突然而來的樣子。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時候觀自在菩薩為說法的時候,抑為修觀的時候呢?有的說觀自在菩薩是把自己修證的經驗說出告訴舍利弗;有的說,顯觀自在菩薩,正由觀照般若而實相般若。然在行深般若的時候,何以又會忽然對舍利弗說起法來?以修觀時非說法的時,且一切經首都有六種成就,以證明經典的由來。『心經』既沒有六種成就,也就沒有衆成就的聽者舍利弗──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內有六種證信序──現在忽然喚舍利子,乃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卻有點似出突然。要解答這些問題,當然要追求『心經』來源,即是研究習應品第三全文。在習應品第三,佛初對舍利弗說:「菩薩摩訶薩如能修持般若七空相(自性空,自相空,諸法空,無所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才能與般若波羅密多相應。現在請看習應品原文: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七空時,不見色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受想行識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色若生相若滅相,不見受想行識若生相若滅相,不見色若垢相若淨相,不見受想行識若垢相若淨相。不見色與受合,不見受與想合,不見行與識合。何以故?無有法與法合者,其性空故。舍利弗!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空中無有識。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覺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接下『心經』文。
我們看了這段文後,就能具體瞭解『心經』中的舍利弗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由來,以及佛說諸法性空相的根據。『心經』中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解釋上文七空相。不生不滅解釋「性空」,不垢不淨解釋「自相空」,不增不減解釋「無所得空」。而正憶修持般若的不是觀自在菩薩,乃是菩薩摩訶薩。而觀自在也不一定專指觀世音菩薩,初地菩薩斷除我執,四地菩薩斷除法執,人法二空,悲智齊證,真俗雙行,觀一切境界皆得自在,佛稱為自在王如來,何獨觀世音菩薩稱自在呢?在「大樂金剛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多理趣釋」說:「無量壽若於淨妙佛國土現成佛身,雜染五濁世界,則為觀自在菩薩」。這無量壽與觀自在菩薩僅有淨染世界的分別。『心經』將菩薩摩訶薩,改為「觀自在菩薩」,並在行般若波羅密多,又加上深字,說行深般若波羅密多,也是採用「大品」中深般若的,這無非要顯觀自在菩薩的偉大。把這段文了解後,就知道前說觀自在菩薩喚舍利弗的意義上不相接的了,這是『心經』內容應了解的一點。再說『心經』最後的一段: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段文出於「大般若」第二分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勸持品第三十四。先引「大般若」功德品文:
「是大神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是一切咒王……。能降伏一切,不為一切之所降伏」。
這裏所謂降伏,即是能除一切惡不善法,能攝一切殊勝善,即達到『心經』的能除一切苦厄。又「大品」大明品第三十二:
「是般若波羅密,是大明咒,是無上明咒……學是大明咒,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大品」勸持品第三十四一段:
「般若波羅密,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不善,能與一切善法」。
由此可了知『心經』的「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真實不虛」的來歷。這與「大般若」及「大品」中的咒文是何等相似?如出一轍。在「大品」般若中,並且廣義的演譯正憶修持般若的功德,「終不中毒死,兵刀不傷,水火不害,乃至四百病所不能中,除其宿命業報」。……以及「終不墮三惡道受身完具,終不生貧窮下賤工師除厠人擔死人家。常得三十二相,常得化身諸佛國土,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演出,『心經』的「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再談「揭諦揭諦」的真言,這是密教的胎藏界持明院五尊中的中尊般若菩薩的真言。在「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
「跢姪多,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羅僧揭帝,菩提莎訶」。
『心經』,除去此咒文真言,完全為經的體裁。即「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完全結束經文的文句。因為密教家想把此部當為自己的經典,所以把般若密教化,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形態。
(※以上均為東初老人原著文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