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絕妙說法 -- 四安樂行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聖嚴法師 著)

安樂行品──身口意誓,四安樂行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一)者,身安樂行:「安住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不親近王臣權貴、外道、文藝、兇戲、幻術、漁獵、畜牧,以及好求聲聞的四眾,小女、處女、寡女、不男等人

「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此乃由戒生定,由定起慧,三無漏學,次第完成。至於慧學,即以觀諸法皆空為基礎,能夠如實觀空,便語言道斷而但因緣是有。此與《中觀論》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一致的。恆常樂觀如是的諸法空相,便是菩薩的第二親近處

「一切法空」是真諦,「因緣有」是俗諦,真空出於俗有,不明真空但執俗有,便是生於顛倒。此段經文以十八句形容一切法空。

實相「無所有」,因此才是「無量」的、「無邊」的、「無礙」的、「無障」的。除了生起「顛倒」見,執著「因緣」法為實「有」,一切諸法,當體即空。

「一切語言道斷」即是不可思不可議,《瓔珞經》卷下云:「一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仁王經》卷中亦云:「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都是說明諸法空相,實已無法利用語言、文字、思想等的符號來表達了。

 (二)者,口安樂行:「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這段經文是說,在如來涅槃之後的濁劫惡世末法時代,弘揚這部《法華經》的人,還應住於第二種口安樂行。那就是不樂意說他人過失及其他經典的不好,亦不用語言輕慢其他的法師們,也不說他人的三長兩短。對於二乘聲聞人等,既不說他們的過失,也不稱名讚其美好,不生怨嫌之心。若有求聽法者,不得違逆其心,若有對於法義的困難諮問,不可小看他們而用小乘法回答。

(三)者,意安樂行:「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妬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若四眾之中求三乘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求其長短」,這是出於嫉妒心,便對某人或某群人,於背後批評,說其部分之優點好處,道其更多的缺點壞處,以消心中的悶氣。也有是出於諂誑心,虛情假意,向人作種種不實之美言,目的是為損人而益己。一般所謂的小人,往往在人面前說此人好,在人背後又說此人惡,能夠不以嫉妒諂誑心論人長短臧否,已是世間善人,但是目前社會上不以無聊心說人長短的,的確太少。

「無得惱之,令其疑悔」,是對那些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們,如已在修學三乘佛法,雖不知唯一乘法,也不要去惱亂他們,說他們離道甚遠,終不能成佛,引起他們對所修行的法門生疑悔心,退失對於三寶的信心,同時又不能進入唯一佛乘,這就等於是斷人善根了。作為一個弘經的人,但說大法之妙,不眨小法之缺。我們現代人處身宗教信仰多元化的環境,亦不宜去惱悔其他宗派或其他教派的信眾,但求盡自己所能,弘揚正信的佛教。

「戲論」,開玩笑或作無意義的辯論。天南地北,不著邊際,把一句話翻來覆去地玩弄小聰明,卻沒有真正地說出一番道理來,俗稱滑稽、冗談、閒聊。以耍嘴皮來鬥勝負,名為「諍競」。說法時,宜句句實話,不說廢話,不要兜著圈子玩文字遊戲。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這是弘法說法者所應該注意的。見到一切眾生,心裡就要起大悲心,願他能夠將來必定成佛;不慬僅是心裡這麼想,口頭如此說,還要真正去做。只要有任何一個眾生跟佛法有緣,願意來聽聞佛法,不論他的根器或利或鈍,都要不厭其煩地為他說法。若是眾生不想聽佛法,也要不辭辛苦,用種種的方便,使得他能夠接觸佛教、認同佛法,這就是「起大悲想」。

「大悲」就是沒有條件的慈悲心,前述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沒有親疏、厚薄、遠近之分,是一律平等的,這個眾生要度,那個眾生也要度,雖度一切眾生,仍不以為自己度了眾生,不僅是眾生自度,根本無一眾生可度,永久地如此度化眾生,就叫作大悲。......


 經上說:「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這是《法華經》的立場,對學淺的人不需要少說,對學深的人也不需要為他多說。...... 三乘不離一乘,雖然三乘人未能體會一乘法,一乘法中並未拋棄三乘法。......

四)者,誓願安樂行:「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此六大事中,屬於前三事的人,根本還沒有機會親近到唯一佛乘的妙法,所以從未聞知,亦未明白。屬於後三事的人,則已聽說有唯一佛乘這個名相,卻無意願來探問、起信、理解。故於修持第四安樂行的法師成佛之時,要使這些屬於六大事的眾生,進住妙法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