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老子的初衷

 

轉載文章
《姑妄推之:老子的初衷》

作者:滴水入海

老子寫《道德經》的初衷是什麼?

這個初衷,實在不好回答。按《史記》記載,老子西出函谷關時,關令尹喜接待了他。當時,老子的學識和修為都屬頂呱呱,國寶級人物,就連後來被儒家尊為大成至聖先師的孔老夫子,都曾慕名求教。這個關長尹喜也不簡單,是個有道者,知道老子是特殊人物,就以通關為交換條件,邀請老子作文傳道。看來俗話說得沒錯,“現管比縣官大”。老子只得安心完成作文,得以順利過關。現在大家熟悉的“紫氣東來”故事,就典出這裏。至於過關之後,老子去了哪裏,具體做了些什麼,何時去世等等,就沒有人知道了。西晉時期,道士王浮寫了本《老子化同經》,說老子過西域穿流沙到了印度,化身為佛陀傳道。這是佛法傳入中國後,在融合時期與本土道文化撞擊的結果,是歷史學術流派之爭杜撰的文章,不足為信。

        縱觀可憐的一點史料和傳聞記載,實在不足以說明老子的真實心願。只有通過其著作《道德經》,就不難發現,老子一生無非實踐大道,無非願望天下蒼生皆明大道並得庇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由此姑妄推之,老子作《道德經》的初衷,可以說是為了度化眾生明悟大道,各盡做人本分,清靜慈悲儉樸無我,歸根復命終返本源。雖然,表面看來似在應付尹喜子的要求而勉強作書,實則在等待機緣水到渠成。套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句式來看,老子的行為可謂深寓天機:應付,非應付;不寫,隨緣寫;度眾,非度眾;不做,隨緣做。唯有真正無我者,才能如此自在無礙。老子,真為古真人,大聖哲,徹覺者呀!

這說明尹喜識貨,知道珍惜緣分。老子寫《道德經》,不會憑主觀想像、邏輯推理而亂寫一通吧?

識道者,自然懂得大道的珍貴,天下無物可以比擬。正如《道德經》描述,象徵著身份和社會地位的拱璧、駟馬算得什麼,就連國之重器的天子和三公,也「不如坐進此道」。有道之人,除了深入觀察生活和自然,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放下自我,親身體證回歸天然的清凈本性。像老子這樣的真人,可謂至真至誠,說的都是出自內心對大道的切身領悟心宇感應的信息,而不是主觀想像的知識推理。故《道德經》一書,約數不過五千字,卻宏論精湛,高瞻獨到,若非體道大師,哪有這等神來手筆。它從宇宙起源說到萬物生成,從自然規律說到社會發展,從國家管理說到個人修養,從軍事經濟說到藝術教育,方方面面無不藴含;更別具一眼,論到萬物及人的生滅循環,以及復命歸返大道本源。真是發前人之未發,論後人之未論,道貫古今,智炬輝煌,千載相承,光耀中外。

關令攔得真是時候。若是一個沒攔,放了老子過關,沒準就見不著這隨緣而寫的《道德經》了。這樣的機緣,是否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呢?

老子所論,皆出自他對大道的深刻體悟:世間一切,都是大道這個「一」的運機所作。也就是說,他的心中,除了大道,沒有其它,才可做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圓融無礙。從機緣巧合的角度來說,時間、空間、人物,正好湊到一塊,尹喜不能不攔,老子不得不寫,才有此歷千古不衰的絕倫智慧篇章傳世。正如觀音老師傳示生命能,珍寶應運而生;眾多的學友,追隨老師的足跡埋我度眾。一切都是元真大道的運機,一切都是歸本返源的大緣。

《道德經》坊間版本眾多,加上出土的楚漢帛書、竹簡,眾說紛紜,選擇什麼版本學習好呢?

《道德經》原本名《老子》,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言德,下部分論道。德是道之用,道是德之體。德道之義,廣大而蓋天蓋地,幽深而通古通今,合之為一真本源,放之為宇宙萬象。萬物循之,生生不已;百姓遵之,歸根復命。後學者根據經意改名,並顛倒上下部分,先論道而後言德,有失老子從具體到抽象、由現象歸本質的道法認識論。道法自然,往復循環,圓融無礙,渾沌為態。人、地、天、道,一個依從一個,一個統率一個,組成了「無極生太極、太極返無極」而層層套生的動態宇宙。在層層套生、和諧有序、無比壯觀的動態大宇現象背後,到底存在著什麼?老子稱它為「大道」對這個無窮無盡、有著不可思議高超智慧的能量,實在無法以世間語言來描述,也只有姑且以道來命名了。那麼,是在萬物現象之外,另有一個大道嗎?這分明是二分法,割裂地看待世界,不是道法的觀點。道法是一體莫別、渾沌不分的。大道就藴藏在萬物之中,一切無不是大道的展現;大道是一切的內裏,萬象是大道的外表。形象來說,大道為萬物的「種子」,萬物是大道「基因」的表達;宇宙是大道的身體,大道為宇宙身體的精神。比如人這個生命體,天生就是效法大道,肉身與心靈合一,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根互用、混合莫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宇一切,相對相一,即場即象,即質即能,無內無外,無分無別,老子稱渾沌大道,現今科學稱統一能場。

    《道德經》,是老子對一元之真大道的真切感悟,字裏行間充滿了深切的贊美感情。這裏,向學友們推薦恩師如本於無思維真定態記錄訂正的《老子》。德、道二經共計8110約章,分別為:總論大道、修丹道法、治國之道、度眾要旨、日用之道、道象術數、大道言表、體道之象、修道者戒、成道至囑。全文托優美詩歌以智慧,寓高深哲理於典雅,詞簡義豐,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恩師同時有《老子心要》與《語意淺解》一並傳記,必能讓後學者更好地理解經意,破除邪道邪法,宏揚大道正宗,造福蒼生,歸返本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