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業報相應


《雜阿含經》(一〇四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殺生有三種,謂從貪生故、從恚生故、從癡生。乃至邪見亦三種,從貪生、從恚生、從癡生。離殺生亦有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乃至離邪見亦三種,不貪生、不恚生、不癡生。」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身口意三業都是由心態引起的,外在行為是由內心推動的。貪嗔痴三種心態都會產生惡的行為和語言,這三種心都會產生惡業。克服貪嗔痴的心,惡的行為也就沒有了。

邪見也是從貪嗔痴而來的,正見也就是八正道。

世界是空的,這是正確的見解。佛陀描述的世界是指輪迴的世界,三界六道就是輪迴的地方。

若講全宇宙,就不講三千大千世界了;那是很高的存在,那就要講到涅槃了。

講無常,講空,都是在講世界。宇宙則不是無常的,不是空的。只要是物質的東西,都是無常、是空的。

宇宙是不能用物質來概括它的,它是很高級的存在,是萬物的本源。它就是涅槃,是不生不滅的。

世間是輪迴的、有生死的。世間、物質只是一種現象而已。佛在世間看到空,在宇宙看到涅槃,最終的境界就是涅槃。把空的世間拋掉,走向涅槃。

站在這個高度就能看明白,厭離,拋棄世間;滅盡,念頭都滅掉,就達到涅槃。心裡正負兩種念相都沒有了,這就是「不二法門」。不好的念頭不生起,正確的念頭也放下,才是涅槃。

------------------

四念處:身受心法

法:一切自然的現象,都是人的看法,是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

一切世間現象背後都有一個力量在推動,那就是本源。


學佛Q&A:什麼是四念處?

答:什麼是四念處呢?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四種觀想。身,就是我們的身體;受,是我們的身體對外界種種接觸刺激的感受;心是對於受所產生的反應、執著;法是身、受、心所產生的一切。就個人來說,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沒有法。除此,凡因緣所生的,皆是法。
用這四種的觀想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為了要對治四種顛倒的錯認和執著。四種顛倒即是淨──清淨的淨,樂──快樂的樂,常──永恆的常,我──我為中心。由於有這四種顛倒,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沈淪流轉在生死中。四種顛倒裡的根本法是「我」,因為「我」,而錯認存在是常的、永恆的。永恆感從那裡來呢?從接受而來,受從那裡來?受從身體而來,身體是物質的,心是精神的,但是精神不離物質而作用,身受心動,身心的感受加起來,就成了我,這是小我。從物質界小我的身體,到禪定中有定的感受的大我、大身,都假想以為恆常,執著以為有我。修四念處,正可以破四顛倒,出三界。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雜阿含1034經 (病相應)

 如是我聞

  一時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長壽童子,是樹提長者孫子,身嬰重病。
  爾時,世尊聞長壽童子身嬰重病,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到長壽童子舍。
  長壽童子遙見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叉摩修多羅廣說……乃至病苦但增無損。
  「是故童子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當如是學!』」
  童子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四不壞淨,我今悉有:我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童子:
  「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童子白佛言:
  「如世尊說,依四不壞淨,修習六明分想,我今悉有,然,我作是念:『我命終後,不知我祖父樹提長者當云何?』」
  爾時,樹提長者語長壽童子言:
  「汝於我所{故}[顧]念且停!汝今且聽世尊說法,思惟憶念,可得長夜福利,安樂饒益。」
  時,長壽童子言:
  「我於一切諸行,當作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常現在前。」
  佛告童子:「汝今自記斯陀含果。」
  長壽童子白佛言:
  「世尊!唯願世尊住我舍食。」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長壽童子即辦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
  世尊食已,復為童子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雜阿含〈病相應〉解説

雜阿含 (林崇安版997經=莊春江版1034經)

一般人覺得「活著」,開始想到的只是自己個人。但釋迦佛祖告訴我們,活著是需要連繫其他存在的東西的,所以我們就會知道這就叫做「因緣」。也就是説它要靠外緣存在,自身才存在。外緣不存在,自身都不存在了。例如食物不存在,我們人就不存在了。六塵不存在,這個人就不存在了。當然,人的意識不存在,那這個人也不存在了。佛陀講這個的原因,實際上就是要我們明白,人這個自身的存在,僅僅只是短暫的、跟其他相關聯的。其他變,自身會跟著變。天地變,我們人會跟著變。日月星辰的運行在變,我們人會跟著運行。所以説歲月不饒人,生老病死不是自然的規律。人就要這樣去思考這些問題。

這些關係要觀察,自身的活著有這些依賴的東西。依賴的東西在變,人身也在變。所以我們從這上面就會想到,無常的、苦的、無我的,這一切僅僅是因緣的存在。既然是這樣,就告訴我們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就是說這一切因緣合和的東西都是不可樂的,不要去享樂它。我們一覺得這是快樂的、這是享樂的,這我們就停留在六根上了,就執著在六根上了,所以這個人就不得解脫。

那麼這個六根不可樂,所以人就不會貪嗔痴於這六根,那慢慢我們這個人把自身就從心裡面放下了。然後呢,「死想」— 因緣合和的東西,它因緣盡了的時候,這個東西就不存在了,所以就死去,死亡了。所以呢,這叫「六明」— 使得自己明白,讓自己能夠覺悟這樣的一些觀點。然後要按照這些觀點來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就叫修行。

佛最後這個「涅槃」這一塊是最難講清楚的東西、最難説的。你説無常,好理解;無我,也好理解;叫你不要去著它,也好理解。但是後面講到那個「寂靜、寂滅」的時候就很難了。因為我們人都靠著是我們大腦在想,大腦很難寂滅。所以這個一時要寂滅,念相要寂滅,這種寂滅的狀態那是我們的佛性光明,它要呈現出來,這一點是最難的。

實際上前面能夠說四不壞淨、六明想,這些都還是簡單的。那當然,做這些的目的,最終是要實現涅槃。通過前面能夠聽得懂,能夠思考明白,能夠好操作的這些東西,後面慢慢、慢慢去實現那個用語言很難描述、很難懂的那個涅槃的境界。所以我們自己要去摸索、要去探索那個境界。

比方說信佛,大家都信佛。這信佛、這信心,有深有淺。都是「信」,有些更多的是信在嘴皮上,有些也是去做好事;但信心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信佛,他就是相信佛講的最終的那個道,他就去求那個道,不求其他。有些人信佛,就去求福報,也相信因果,求福報的因果。那這些呢看起來都是相信,但是最終他的所得是不一樣的,修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他對世間的這個慾望,他還沒有透徹。他可能覺得「苦」他已經明白了;「無常」明白了;「無我」明白了;可是他對慾界的這個「貪」、貪心,他暫時還沒有明白。比方說,他對親人的牽掛,還沒有徹底放下,他實際上就是慾界的貪。

我們都覺得牽掛一個人,表示這個人有情,説這個人很有愛心,很講這個感情。但實際上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感情是使我們人參加生老病死、輪迴,其中的一個原因。所以這個感情要怎麼處理?人在世間沒感情也不行,有感情又怎麼把感情處理成是解脫的?這個就很講究了。

那裡面仍然一樣涉及到無我、不執著、不貪嗔痴。重要是你在感情裡面不要有貪嗔痴,不要有我,就是不要有私心、不要有貪心,感情裡面也一樣要這麼去處理的。

釋迦佛祖和他的學生,師生之間,他的學生與同學之間,也是有感情,不是沒感情的,但他們的感情也是無私的。有些的同學死了,別人也會哭的。舍利弗過世,阿難難過極了,不過阿難他那時候是還沒解脫的。舍利弗走了以後,釋迦佛祖也覺得很淒涼,但是他不會執著。問題在這裡,這稱做喜怒哀樂自達。

我們那種喜怒哀樂不一樣,你説我哭過以後也不執著啊,我傷心過了也不執著,我生氣過了也不執著啊!我們的心在這個喜怒哀樂表面上看起來不執著,但是引起喜怒哀樂的那個執著心還在呀,那是不一樣的。

看起來我昨天哭過,我也沒有去執著昨天的哭,可是我們那個世間的執著心還在。佛的執著心沒有在,因此這種心情有點變化,他是沒關係的。所以你看他們也是有感情,不是沒感情。佛祖對待他的親屬也是有感情的,只是説,他不再有貪嗔痴的這種私我的心在裡面,沒有執著的心在裡面。這一塊就是需要我們學習的,這個人實際上學來學去就是去掉執著 — 你對物質的貪著、對自我的貪著、對感情的貪著。人在世間無非就是這三件事情,自私和貪著、對感情的貪著、還有對物質的貪著,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了。

所以我們要去掉貪著心,當然,你貪著不貪著你都要跟物質打交道,貪著不貪著都要跟感情打交道,貪著不貪著你自身這個日子總是要過的。這個活五十年、活八十年、活一百年,你總是要活的。沒錯,都是要過的、要打交道的。但是怎麼樣在打交道裡面把這個貪著心去掉,才叫做修行、覺悟解脫。去掉了就叫覺悟解脫,沒去掉就沒有覺悟解脫。所以你學這個佛法,他講的一切道理,無非最終就落實到我們的貪著去不去得掉?學道理,都是叫我們免除我們的貪著心。

那你説,我原來求都求錯啦!原來我貪那些東西錯了,那我貪這個東西總可以吧,那你也是錯了!我們就是這個世間太苦了,我要求求生到這個天上去,這種思想就錯了。為什麼?求生到天上還是貪著心,還是私我心,還是物質概念,還是講感情,還是在講自我啊,那就是錯的。

所以真正的修行是,透過這個物質、這個人情、透過這個自身,你看他講六根、講六塵、講六識、講五陰、講六大,分析這一切都是無常、是苦、是無我、是空。目的就是要我們對物質的貪著放下,對感情的貪著放下,對自身的貪著放下。因為這一切都是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然後這一切都來自於大宇,所以你的心有寂滅,你的意識要寂滅,不要去分別它。那這個人就從慾界、色界、無色界跳出來了。

因為慾界無非就是六根對六塵的貪著,這叫慾界。你對物質的貪著,你一定認為有個物質存在,並不是説你貪心它,你一定認為它有物質存在,那就叫色界。你一定認為這個人意識「我」一定要存在,那就叫無色界;那都叫無明!

所以這三塊 — 慾界、色界、無色界 — 就跳出來了,那這個人內心就寂靜,那就寂滅涅槃。所以你看起來,釋迦佛祖這些學生都是在家的,都是在家的學生,長壽童子、前面那個給孤獨長者,這個裡面講的這些都是斯陀含、阿那含,不是説在家的就修不成阿羅漢,他們要是也能做到像前面的那個青年的比丘,他就通過觀察這個身體,沒有六根就沒有後續的這一切,他就完全徹底放下心,他內心就寂滅了。這樣的話,他就涅槃了,成阿羅漢。

所以你還有圍繞著這個慾望、這個六塵、圍繞著這個感情、進行著思考。你還有這些心,還去思考、執著這些東西,執著在這個上面,那這個人他就不能徹底解脫。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六祖慧能《無相頌》

 

六祖慧能《壇經》裡的三次《無相頌》

(之一):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之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之三):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老子的初衷

 

轉載文章
《姑妄推之:老子的初衷》

作者:滴水入海

老子寫《道德經》的初衷是什麼?

這個初衷,實在不好回答。按《史記》記載,老子西出函谷關時,關令尹喜接待了他。當時,老子的學識和修為都屬頂呱呱,國寶級人物,就連後來被儒家尊為大成至聖先師的孔老夫子,都曾慕名求教。這個關長尹喜也不簡單,是個有道者,知道老子是特殊人物,就以通關為交換條件,邀請老子作文傳道。看來俗話說得沒錯,“現管比縣官大”。老子只得安心完成作文,得以順利過關。現在大家熟悉的“紫氣東來”故事,就典出這裏。至於過關之後,老子去了哪裏,具體做了些什麼,何時去世等等,就沒有人知道了。西晉時期,道士王浮寫了本《老子化同經》,說老子過西域穿流沙到了印度,化身為佛陀傳道。這是佛法傳入中國後,在融合時期與本土道文化撞擊的結果,是歷史學術流派之爭杜撰的文章,不足為信。

        縱觀可憐的一點史料和傳聞記載,實在不足以說明老子的真實心願。只有通過其著作《道德經》,就不難發現,老子一生無非實踐大道,無非願望天下蒼生皆明大道並得庇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由此姑妄推之,老子作《道德經》的初衷,可以說是為了度化眾生明悟大道,各盡做人本分,清靜慈悲儉樸無我,歸根復命終返本源。雖然,表面看來似在應付尹喜子的要求而勉強作書,實則在等待機緣水到渠成。套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句式來看,老子的行為可謂深寓天機:應付,非應付;不寫,隨緣寫;度眾,非度眾;不做,隨緣做。唯有真正無我者,才能如此自在無礙。老子,真為古真人,大聖哲,徹覺者呀!

這說明尹喜識貨,知道珍惜緣分。老子寫《道德經》,不會憑主觀想像、邏輯推理而亂寫一通吧?

識道者,自然懂得大道的珍貴,天下無物可以比擬。正如《道德經》描述,象徵著身份和社會地位的拱璧、駟馬算得什麼,就連國之重器的天子和三公,也「不如坐進此道」。有道之人,除了深入觀察生活和自然,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放下自我,親身體證回歸天然的清凈本性。像老子這樣的真人,可謂至真至誠,說的都是出自內心對大道的切身領悟心宇感應的信息,而不是主觀想像的知識推理。故《道德經》一書,約數不過五千字,卻宏論精湛,高瞻獨到,若非體道大師,哪有這等神來手筆。它從宇宙起源說到萬物生成,從自然規律說到社會發展,從國家管理說到個人修養,從軍事經濟說到藝術教育,方方面面無不藴含;更別具一眼,論到萬物及人的生滅循環,以及復命歸返大道本源。真是發前人之未發,論後人之未論,道貫古今,智炬輝煌,千載相承,光耀中外。

關令攔得真是時候。若是一個沒攔,放了老子過關,沒準就見不著這隨緣而寫的《道德經》了。這樣的機緣,是否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呢?

老子所論,皆出自他對大道的深刻體悟:世間一切,都是大道這個「一」的運機所作。也就是說,他的心中,除了大道,沒有其它,才可做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圓融無礙。從機緣巧合的角度來說,時間、空間、人物,正好湊到一塊,尹喜不能不攔,老子不得不寫,才有此歷千古不衰的絕倫智慧篇章傳世。正如觀音老師傳示生命能,珍寶應運而生;眾多的學友,追隨老師的足跡埋我度眾。一切都是元真大道的運機,一切都是歸本返源的大緣。

《道德經》坊間版本眾多,加上出土的楚漢帛書、竹簡,眾說紛紜,選擇什麼版本學習好呢?

《道德經》原本名《老子》,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言德,下部分論道。德是道之用,道是德之體。德道之義,廣大而蓋天蓋地,幽深而通古通今,合之為一真本源,放之為宇宙萬象。萬物循之,生生不已;百姓遵之,歸根復命。後學者根據經意改名,並顛倒上下部分,先論道而後言德,有失老子從具體到抽象、由現象歸本質的道法認識論。道法自然,往復循環,圓融無礙,渾沌為態。人、地、天、道,一個依從一個,一個統率一個,組成了「無極生太極、太極返無極」而層層套生的動態宇宙。在層層套生、和諧有序、無比壯觀的動態大宇現象背後,到底存在著什麼?老子稱它為「大道」對這個無窮無盡、有著不可思議高超智慧的能量,實在無法以世間語言來描述,也只有姑且以道來命名了。那麼,是在萬物現象之外,另有一個大道嗎?這分明是二分法,割裂地看待世界,不是道法的觀點。道法是一體莫別、渾沌不分的。大道就藴藏在萬物之中,一切無不是大道的展現;大道是一切的內裏,萬象是大道的外表。形象來說,大道為萬物的「種子」,萬物是大道「基因」的表達;宇宙是大道的身體,大道為宇宙身體的精神。比如人這個生命體,天生就是效法大道,肉身與心靈合一,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根互用、混合莫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宇一切,相對相一,即場即象,即質即能,無內無外,無分無別,老子稱渾沌大道,現今科學稱統一能場。

    《道德經》,是老子對一元之真大道的真切感悟,字裏行間充滿了深切的贊美感情。這裏,向學友們推薦恩師如本於無思維真定態記錄訂正的《老子》。德、道二經共計8110約章,分別為:總論大道、修丹道法、治國之道、度眾要旨、日用之道、道象術數、大道言表、體道之象、修道者戒、成道至囑。全文托優美詩歌以智慧,寓高深哲理於典雅,詞簡義豐,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恩師同時有《老子心要》與《語意淺解》一並傳記,必能讓後學者更好地理解經意,破除邪道邪法,宏揚大道正宗,造福蒼生,歸返本源。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普賢行願品 (發願法門)

 〈普賢行願品〉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2021年10月6日附筆】 師姐提到普賢菩薩行願品,這是發願法門,功德極大,若有遇到困境求解的時候,可以修持這發願法門,必有奇效。

〈水月頌〉

有一輪月,掛在心上,照著當下的方向;

有一湖水,解無始渴望,冷暖自知得清涼。

千古月,映落千江水,幻夢一場終須歸;

心如水,寂照印空月,大悲周遍無生滅,

夜風弄影無意撥皺水面,漣漪層層往事如雲煙,

何時才能將雲煙凝成湛藍的海水,誓作汪洋擺渡的護衛。

有一輪月,掛在心上,照著當下的方向;

有一湖水,解無始渴望,冷暖自知得清涼。

千古月,映落千江水,幻夢一場終須歸;

心如水,寂照印空月,大悲周遍無生滅,

我們的心如水,寂照印空月,大悲周遍無生滅

法鼓山合唱團-普賢菩薩行願品、水月頌(合聲版)  

YouTube  http://youtu.be/ALZ-eYmsdm4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禪門驪珠 (書摘) 上

六祖惠能(慧能)

《禪門驪珠集》聖嚴法師著  (書摘

 

第三章 曹溪及其門下

 

p.96  (五祖弘忍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p.100  薛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明與無明,真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滅,在聖賢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為道。」…「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p.101  師示眾曰:「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名一行三昧。」

 

p.109  (荷澤神會師於大藏經有六處疑,問於六祖…。 六祖答曰:「定則定其心,將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見自知深。」…「前念惡業本無,後念善生今有,念念常行善行,後代人天不久;汝今正聽吾言,吾即本無今有。」…「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頓漸是常因,悟中不迷悶。」…「常生清淨心,定中而有慧;於境上無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無先,雙修自心正。」…「說即心佛而後法,聽即先法而後佛,若論佛法本根源,一切眾生心裏出。」

 

p.110  無念無作為最上乘  真三摩提,法無去來,前後際斷,故知無念為最上乘。曠徹清虛,頓開寶藏,心非生滅,性絕推遷。自淨則境慮不生,無作乃攀緣自息。吾於昔日轉不退輪,今得定慧雙修,如拳如手,見無念體,不逐物生,了如來常,更何所起,今此幻質,元是真常;自性如空,本來無相。既達此理,誰怖誰憂?天地不能變其體,心歸法界,萬象一如,遠離思量,智同法性,千經萬縷,只是明心。既不立心,即體真理,都無所得。告諸學眾,無外馳求,若最上乘,應當無作。 (《景德錄》卷二十八)

第四章 馬祖門下

 

p.126  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大珠慧海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師曰:「饑來吃飯,困來眠。」 曰:「一切人總如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p.131  僧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門?」 (百丈懷海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憶、莫緣念,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無所辨別,心無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現,如雲開日出,相似俱歇。一切攀緣,貪嗔愛取,垢淨情盡。對五欲八風,不被見聞覺知所縛,不被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脫人。」

 

p.132  問:「如何得自由?」 答:「如今對五欲八風,情無取捨,垢淨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緣而照;心如木石,亦如香象截流而過,更無滯礙。此人天堂地獄所不能攝也。」

 

p.144  (虔州西堂智藏禪師師經西堂,後有一俗士問:「有天堂地獄否?」 師曰:「有。」 曰:「有佛法僧寶否?」 師曰:「有。」 更有多問,盡答言有。 曰:「和尚恁麼道,莫錯否?」 師曰:「汝曾見尊宿未耶?」 曰:「某甲曾參徑山和尚來。」 師曰:「徑山和尚向汝作麼生道?」 曰:「他道一切總無。」 師曰:「汝有妻否?」 曰:「有。」 師曰:「徑山和尚有妻否?」 曰:「無。」 師曰:「徑山和尚道無即得。」


第五章 百丈、南泉及潙山門下

 

p.160  (潙山靈佑師上堂示眾云:「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妄詐心行,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得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中略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澹濘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

 

p.169  (黃檗希運凡人皆逐境生心,心隨欣厭。若欲無境,當忘其心;心忘則境空,境空則心滅。不忘心而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紛擾耳。故萬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復何求哉?(中略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中略你如今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久久須實得。但為你力量小,不能頓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須得箇入頭處,自然會去。(《傳心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