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菩薩

 

--- --- --- 摘錄自《佛教入門》聖嚴法師著


〈活菩薩〉

    佛菩薩不會希求人們對他的祭祀和回報,只有無條件的為眾生解救苦難。鬼神則對人們貪求報酬、祭祀血食等,以顯示他們的威力和榮耀。

… …

    菩薩也和羅漢不同,羅漢是自求解脫生死煩惱,而達到不再受人間生死之苦的目的者,但菩薩是因自己有煩惱痛苦,進而想到了一切眾生也會有煩惱痛苦,結果菩薩一心幫助眾生脫離苦難,忘了他自己的苦難,並以為救眾生而受一切苦難為理所當然。… …

    菩薩現在家相的多,… …真正發了菩薩心的人,需要有出離心與菩提心相應,即是厭離現實而不逃避,入世化眾而不貪戀世間五欲。… …誰行菩薩道而具菩薩心地的話,誰就是菩薩。… …菩薩精神與菩薩行的活動是在社會的眾生中,如果你存菩薩心、做菩薩事,你就是菩薩的化現。 (p.154-155)

 

〈菩薩〉

    菩薩是最偉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近人的,因為從普通人一開始相信佛教(相信佛所教的),願意照著佛教所說的成佛方法去做(照佛陀所教的求得大覺悟的方法去做)這便是初發心的菩薩。… …

    初開始,我們要做個好人,希望人家也成為好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幫助他人得到幸福,只要你心裡確是如此希望,這種心就是菩薩心了。… …

    菩薩先要試著忘了自己,專為他人,接著雖然終日為救他人而工作,卻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對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和事物,也全都忘了,那才真是菩薩。 (p.183-184)

 

〈修行的方法〉

    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叫作六度。六度是用六種方法,由有生死、有煩惱的凡夫這邊,到無生死、無煩惱的那一邊去。… …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p.185)

 
 

但願眾生皆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

不憂、不愁、不苦

 

A「一個行者由於深刻瞭解,便可以防止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加深。當不安的肉體或精神感受升起時,智者並不會擔憂、埋怨、飲泣、搥胸、扯髮、折磨自己的身心或暈倒。他會平靜地觀察他的感受,而很清楚地知道這只是一種感受而已。他知道他並不是那感受本身,而且更不是受制於這種感受的。這樣,痛苦便不能纏縛他,當他有痛苦的感覺時,他知道那痛苦感覺的存在,但他沒有失去他的平和鎮定,沒有擔憂、沒有畏懼、更沒有怨言,因此,他的痛苦便只是肉體上的,而不能擴散並扼殺他的整體。」(9.生死輪轉 p.086)

B「宇宙中沒有一樣是會由『存在』進入『不存在』的,這些法都只是轉化為另一些法罷了。……一切法都無生無死,生與死都只是心識的概念。一切法都非空非滿、非成非壞、非垢非淨、非增非減、非來非去、非一非多,所有的這些都只是概念。……萬物的真性就是非滿非空、非生非死、非聚非散。」(10.非滿非空 p.098)

「所有的心裡概念,如存在、不存在、生、死、一、多、起、滅、來、去、垢、淨、增、減等,都只是思想上的分別心所形成的。」(13.三妙門 p.118)

「因為有了這樣的瞭解,一個比丘便不再分別。他以平等心視一切法,全無罣礙。」(21.修行的果實 p.201)

C「你對別人的目光、你的微笑、以及對別人付出的關懷,全都可以創造快樂。」

(20.快樂的熱淚 p.153)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
作者:一行禪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譯者:何蕙儀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ClassType=1&CommId=1392

不要困在痛苦和煩惱的囚籠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 II 竹林篇

A佛陀說:「一個人一旦被某些學說教條絆著,便立刻失去了全部的自由。如果一個人偏執地以為自己所信的才是唯一的真理,他便會認為其他所有的都是邪見。紛爭與衝突全是從狹窄的眼光和見解產生的。對見解的執著,是精神之道上最大障礙,被狹見綑綁者的人會被纏縛得無法把真理之門打開。」(3.手指非月P.038)

 

B「我所教導的並不是什麼學說或哲理,它不是理論的推斷或思想上的假設。我所教導的,不是哲學,而是實證經驗的結果。你是可以從你自己的經驗中親自證實的。我的目的並不是要解釋宇宙,而是要幫助、帶領其他人直接體驗實相。文字語言不能解釋實相,只有親身體驗才能讓我們看到實相的真面目。」(3.手指非月P.039)

 

「我所教的是體驗實相的方法,而不是實相本身。這個道理正如指著月亮的手指並非月亮。聰明的人會利用手指來使自己看到月亮,一個誤認手指就是月亮的人,永遠看不到真正的月亮。我所教導的就像一艘用來渡河的木筏,只有一個愚笨的人才會到了彼岸,還揹著木筏到處走的。」(3.手指非月P.040)


C「當一個解脫的人看到美,他也同時會看到其中包含著不美的部份。這個人已經明白萬物,包括美與醜,其本質都是無常與空性,因此他不會被美所迷惑,也不會抗拒醜陋。」


「唯一不會滅和產生苦惱的美,就是慈悲和已得解脫的心。慈悲就是無條件、無希求的愛心,已得解脫的心是不受環境和外來因素所影響的。慈悲和已解脫的心才是真的美。那美中的平和與喜悅就是真正的平和與喜悅。」(3.手指非月P.048)

* 不要自我困在痛苦的囚籠 *

D「除了生、老、病、死之苦,很多其他的痛苦都是自己創造的。由於無明與妄見,人們所說所做的,往往會為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瞋恚、憤怒、多疑、嫉妒和氣惱都會產生痛苦,而這些都是由於缺乏覺察力。你們自創的苦惱就像一間火宅,把你們困在裡面無法自拔。向神祈求禱告是無法讓你們重獲自由的。你們必須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和外境,拔除所有的妄見,因為妄見才是痛苦的根源。找到痛苦的根源,才能明白痛苦是什麼,一旦明白了痛苦是什麼,你便不會為它所纏縛。」

 

「有人對你發怒,你當然也可以對他發怒,但這只會增加痛苦。如果你是行覺察之道的人,便不會以發怒作為反應。你會把心安定下來,去尋求那人對你發怒的原因。經過深刻的省察,你一定可以找到那人惱怒的原因。假如你所發現的,是與你自己的錯誤行為有關,你一定會願意承擔令他惱怒的責任。如果你發現自己沒有錯,也應該嘗試找出他對你產生誤會的原因。如此你才能幫助他明白你的本意,進而避免增加大家痛苦。」

 

「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因深切的瞭解而排除。專念能使我們培養出照亮自心和外境本質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我們才能瞭解一切事物。」

 

「有了瞭解,我們才能夠去愛。當我們瞭解一切,所有的痛苦也就可以消解。真正的解脫之道其實就是瞭解之道。瞭解就是『慧』(prajna 般若),這種瞭解只能從深入洞察一切事物的本質而得。戒、定、慧就是導致解脫之道。」(6.清晨的陽光P.061)

 

「因為我們一直被困在自己的痛苦之中,便失去了對生命美好一面的感覺。當我們破除了無明,那無限平和、喜悅、解放以致『涅槃』的境界便會出現。涅槃就是完全祛除貪、瞋、癡,它將帶來平和、喜悅與自由。」(6.清晨的陽光P.063)

 

* 在埋我中度眾,在度眾中埋我 *

E「自己可以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同時鍛鍊自己的覺察力。平和與喜悅是可以在工作中獲得的,途徑與目的其實並不是兩回事,」(6.清晨的陽光P.064)

 

F「名和利不是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名利消逝得很快,瞭解和愛才是世上最寶貴的。如果你們對事物有深切的瞭解和愛,你們便能領略到快樂。」(7.蓮願P.070)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
作者:一行禪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譯者:何蕙儀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ClassType=1&CommId=1392

非滿非空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 III 獅子吼篇

 

A‧「阿難陀比丘愛解脫之道、自由、平和、喜悅,由於他對自由和解脫都有所體驗,因此臉上常常掛著笑容。他又愛所有的眾生,希望將解脫之道帶給所有的人,好讓他們都能享受到自由、快樂與平和。摩登伽女,阿難陀比丘的愛,是來自了解與解脫的這種愛,不會像妳那種愛為妳帶來痛苦和絕望。…假如你知道如何像阿難陀比丘那樣去愛,便不會再感到痛苦與絕望了。你的痛苦與絕望是因為你想私佔阿難陀,這是一種自私的愛。」(2.木筏非岸‧P.034)

 

B‧「如果你們每天給別人一點點的禮物,也可以讓他們很高興的。這些禮物未必是要買回來的,把在田裡摘的一朵花送給你們的父母親,就已經會讓他們非常高興了。一句感謝的話或一點愛心,也是很珍貴的禮物。一個慈祥的目光或表示關懷的舉動,也會為別人帶來快樂。每天給你們的家人和朋友一點禮物吧!」(3.一把珍貴的泥土‧P.041)

 

C‧「辨別什麼才是應該接受的東西。只要相信並接受那些合乎道理、賢智支持、並為你及他人帶來裨益和快樂的,一切與此原則相違背的都要摒棄。」(7.舍利弗之吼‧P.074)

 

D‧「你以為要見到我的面容才是見佛嗎?這外在的身體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所教導的法理。你見到佛所教導的,就是見到佛。如果你單是見到我這個身體而不見我所教導的,那便完全沒有價值了。」(9.生死輪轉‧P.083)

 

E‧「解脫三門是『緣起性空』、『無相無作』、『無願無求』。」(10.非滿非空‧P.090)

 

「世法的空,意指空無恆常不變的自性,這就是一切法皆空的意思。…一切法都落於變化、散滅之中,因此,它們便沒有獨立個別的體性。『空』的意思,是『空無自性』。」

 

「五蘊之中,沒有任何一蘊是具有恆常不變之性的。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沒有自性。有自性,必須具備恆常不變之性。去觀照,以見到恆常不變之性的不存在,便是觀空。」(10.非滿非空‧P.091)

 

「這個碗已不再充滿水,但它卻裝滿了空氣。…『空』指空無什麼,『滿』指滿的是什麼。…這碗可以是空或是滿。但當然,是空是滿,都要先有這個碗,沒有碗,便也不會有空或滿。」(10.非滿非空‧P.092)

 

「不要被字眼作弄了,如果世法是空無自性的現象,它們的存在,便不是一般所感知到的存在了,它們的存在,仍然有著『空』的含意。」(10.非滿非空‧P.093)

 

「碗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它只能與一切法互依而存。一切法都是互相依賴以生死存亡;一法的存在,代表所有法的存在;一切法的存在代表著一法的存在。這就是『互即互入』的原理。」

 

「『互入』的意思,是『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沒有『此』,便沒有『彼』。『空』的真義,就是『此是因彼是』。」

 

「仔細深入看這個碗,你們便可以見到這個宇宙,這個碗裏含藏著整個宇宙。只有一樣東西,這個碗所空缺的,那就是個別獨立。」(10.非滿非空‧P.094)

 

《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
作者:一行禪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譯者:何蕙儀

http://www.ddc.com.tw/PrtShow.asp?Series=8&ClassType=1&CommId=1392

愛因斯坦的上帝不擲骰子


 ── 摘自:周小安博士《上帝不會擲骰子嗎?》1999年3月


“上帝不會擲骰子”是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要正確瞭解這個命題的真正涵意,還需要回到他之所以提出的背景。那就是二十世紀上半期量子力學的誕生和成熟期。物理學家們發現,對一個量子系統作單個測量,在原則上不能得到精確的結果,而只能得到獲得某種結果的概率是多少。

  對於量子力學測量的上述不可精確預期性或隨機性存在好幾種不同的解釋。其中有兩個主要的派別。一是所謂“正統派”,或“哥本哈根學派”,由大多數量子物理學家所持守。二是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少數非正統派。“正統派”以為量子力學(包括量子力學測量)對微觀物理系統的描述是完備的。言下之意,隨機性或不可精確預期性是客觀物理世界的一個根本方面。愛因斯坦至死都不接納這種觀點。他認為量子力學的描述是不完備的。言下之意,隨機性或不可精確預期性不是客觀物理世界的根本方面,只不過是人們對它的認識不完備而已。“上帝不會擲骰子”正是愛因斯坦用宗教的術語來表達他對量子力學和客觀物理世界的根本看法。

  從哲學來看,愛因斯坦與“正統派”的爭論,焦點並非客觀物理世界是否存在秩序和規律(這幾乎是所有科學家的共識)。關鍵在於:這個井然有序的客觀世界究竟是完全決定性的,還是為機會、發展、新穎性以及人的自由和神的作為留有實實在在的空間?愛因斯坦顯然屬於前者。在這一點上,他與另一位元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幾乎一致,但與其他大多數量子物理學家相反。

  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與客觀物理世界的看法與他的神觀或宗教觀有密切的關聯。愛因斯坦是一位有神論者,但卻不是一名基督徒,也不是一名猶太教徒。這是因為,他所相信的神,是超一流的數學家,無限智慧者,但卻不是聖經所啟示或基督徒所信奉的神。愛因斯坦的神是不吃人間煙火的,更不會為人類的罪,降世為人,死在十字架上,又從死裏復活,叫一切相信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摘自:聶運偉《愛因斯坦傳》

1929年4月24日,紐約猶太教堂牧師哥耳德斯坦從紐約發出一份海底電報到柏林,問愛因斯坦:“您信仰上帝嗎?回電費已付。請至多用五十個字回答。”愛因斯坦在接到電報的當天,就發了回電:“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仰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

西方許多著名自然科學家對宇宙結構的對稱性、美和秩序,才覺得那麼親切,又令人仰視。像愛因斯坦一樣,這種科學家們共有的宇宙宗教感,就是人對絕對的追求和心嚮往之;就是人把自己的精神同宇宙永恆的精神融合在一起的企圖;同時也是人對宇宙秩序井然表示一種無限的敬畏和贊歎,以及人對其自身理性力量的表述和信賴。這樣的自然科學家可以開列出一個長長的名單:開普勒、牛頓、萊布尼茨、康托爾、法拉第、薩巴第、盧瑟福、康普頓、玻恩、泡利、海森伯等等。這些泛神論者在科學的立場上,在各自的科學研究中,都像愛因斯坦一樣,把上帝、自然已融合為一個統一的偉大觀念,即上帝——自然(Gott-Natur)。科學家們並沒有向遠古神秘的宗教繳械投降,相反,他們只是以宗教般的虔誠與獻身精神,用理性的語言揭開了人類萬世景仰的自然奧秘。當人依靠理性發現並欣賞到宇宙的完美,宗教千百年來的內在企盼就與近代以來的科學睿智並肩而立。


── 以下文章摘自《維基百科》:

光究竟是波還是粒子?光的波動說與微粒說之爭從十七世紀初開始,至二十世紀初以光的波粒二相性告終,前後共三百多年的時間。正是這種爭論,推動了科學的發展,並導致了20世紀物理學的重大成就——量子力學的誕生。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電效應,認為紫外線照射物體表面時,將能量傳給表面電子,使之擺脫原子核束縛,從表面釋放出來,

[波粒二相性]

波粒二相性是指一切物質同時具備波的特質及粒子的特質。波粒二相性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1905年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研究的光電效應展示了光粒子性的一面。隨後,電子衍射被預言和證實了。這又展現了原來被認為是粒子的電子波動性的一面。

這個波與粒子的困擾終於在二十世紀初由量子力學的建立所解決,即所謂波粒二相性。他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使得任何物質在一定的環境下都能夠表現出這兩種性質。量子力學認為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電子或是原子,都能用一個微分方程,如薛定諤方程來描述。這個方程的解即為波函數,它描述了粒子的狀態。波函數具有疊加性,即,它們能夠像波一樣互相干涉和衍射。同時,波函數也被解釋為描述粒子出現在特定位置的幾率幅。這樣,粒子性和波動性就統一在同一個解釋中。

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不到物體的波動性,是因為他們的質量太大,導致特徵波長比可觀察的限度要小很多,因此可能發生波動性質的尺度在日常生活經驗範圍之外。這也是為什麼經典力學能夠令人滿意地解釋「自然現象」。反之,對於基本粒子來說,它們的質量和尺度決定了它們的行為主要是由量子力學所描述的,因而與我們所習慣的圖景相差甚遠。

[愛因斯坦和光子]
1905年,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提出了一個理論,解決了之前光的波動理論所無法解釋的這個實驗現象。他引入了光子,一個攜帶光能的量子的概念。

在光電效應中,人們觀察到將一束光線照射在某些金屬上會在電路中產生一定的電流。可以推斷是光將金屬中的電子打出,使得它們流動。然而,人們同時觀察到,對於某些材料,即使一束微弱的藍光也能產生電流,但是無論多麼強的紅光都無法在其中引出電流。根據波動理論,光強對應於它所攜帶的能量,因而強光一定能提供更強的能量將電子擊出。然而事實與預期的恰巧相反。

愛因斯坦將其解釋為量子化效應:電子被光子擊出金屬,每一個光子都帶有一部分能量E,這份能量對應於光的頻率ν:

這裡h是普朗克常數(6.626 x 10-34 J s)。光束的顏色決定於光子的頻率,而光強則決定於光子的數量。由於量子化效應,每個電子只能整份地接受光子的能量,因此,只有高頻率的光子(藍光,而非紅光)才有能力將電子擊出。

愛因斯坦因為他的光電效應理論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描寫微觀物質的一個物理學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子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

19世紀末,古典力學和古典電動力學在描述微觀系統時的不足越來越明顯。量子力學是在20世紀初由蒲朗克、尼爾斯•玻耳、沃納•海森堡、薛丁格、沃爾夫岡•庖利、德布羅意、馬克斯•玻恩、恩裏科•費米、保羅•狄拉克等一大批物理學家共同創立的。通過量子力學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的結構以及其交互作用的見解被革命化地改變。通過量子力學許多現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釋,新的、無法直覺想像出來的現象被預言,但是這些現象可以通過量子力學被精確地計算出來,而且後來也獲得了非常精確的實驗證明。除通過廣義相對論描寫的重力外,至今所有其他物理基本交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寫(量子場論)。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 (零):自性的大光明藏

 


── 釋宣化

真空妙有,就是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非有,不礙真空。
空有不二,即空即有,即有即空,這就是中道了義。

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便在生死輪迴中流轉,轉來轉去,也轉不出生死輪迴之外邊。好像一粒微塵,飄盪不定,忽而天,忽而地。忽而人道,忽而修羅,忽而畜生,忽而餓鬼。這是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終了。

什麼時候證果成佛,就什麼時候脫離輪迴之苦。在沒有成佛之前,仍在六道輪迴中旋轉。菩薩尚有隔陰之迷,羅漢仍有住胎之昏。法身大士,示現人間,普度眾生,有時也被生死之流,沖得頭昏腦脹,不知怎樣截斷生死。

無始是沒有開始,無終是沒有終止。好像○字,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終止,它是一元化。如果把○字割段,便成為一字,這就有開始。什麼開始?數目的開始。有了一,再加一,成為二。再加一,成為三。繼續加一,成為十,成為百,成為萬。由萬變化為億,由億變化為兆,乃至有數不盡那樣多之數。

現在是科學時代,有一日千里之勢,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用火箭發射衛星,在太空軌道運行不息。此太空船和彼太空船,能在太空中接合,這都是數目開始的作用。用數目來計算會合的技術,用數目來控制會合的時間。這樣的發展下去,沒有終了的時候。

什麼時候能終了?現在還不曉得。終了的時候,便到成住壞空四劫中的空劫。成劫是開始,空劫是終了。成有二十個小劫,住有二十個小劫,壞有二十個小劫,空有二十個小劫。八十個小劫,為一個大劫。地球的壽命,只有一個大劫長的時間。

眾生在無始劫以來,先有男人,或是先有女人?假使說先有男人,那麼,沒有女人,怎會有男人?假使說先有女人,那麼,沒有男人,怎會有女人?這就是無始,不知從何處開始。

或者先有雞?先有蛋?這個問題,也是研究不明白的道理。究竟是怎麼回事?一言以蔽之,皆由○字那裡來的。所以說這個○字,是無始無終。無內無外。無大無小。把它縮小,為一粒微塵;把它擴大,就是一個法界。盡虛空偏法界,沒有超出這個○字。這個○字,是生生化化之源,是無始無終的真空妙有。這個○字放大是真空,縮小是妙有。

真空妙有,就是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非有,不礙真空。空有不二,即空即有,即有即空,這就是中道了義,也就是大乘法的真實義。

這個○字,在沒有開始的時候,就是真空妙有。這個真空不是頑空,這個妙有不是實有,而是圓融無礙,不偏任何一邊的中道。各位!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就明白了真實法。若是不明白這個法,就是個糊塗人,沒有真正智慧的人。

這個○字,若是開悟,它就是智慧大光明。若不開悟,它就是無明大黑暗。無明也是這個○,智慧也是這個○。這個○字,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往大來說,沒有比它再大;往小來說,沒有比它更小。這個○字,大而化之,是清淨本源,妙真如性;小而藏之,就是最初一念的無明。這是無始的解釋。

眾生為什麼在生死輪迴中流轉?因為不明瞭真實法的緣故。所以諸佛看眾生太可憐,為慈愍眾生,乃發大悲心,出興於世,教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修無上覺道。

我們在六道輪迴中受果報,乃因我們心中已經造成這種業,才受這種報。換言之,在往昔打天堂的妄想,便生天上;打地獄的妄想,便墮地下。若造罪孽過的業,就墮落在三惡道中。若造功德的業,就生在三善道中。這是大致的情形,約略說一說。要往詳細來說,盡未來際也說不完。

這個世界是由眾生的妄想所造成的。如果眾生沒有妄想,這個世界就空了。因為眾生還不明白瞭解真如實相的法,真空妙有的法,所以這個世界仍然存在。

真空妙有的法,就是○字。世界由○字而生,眾生由○字而生。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字而生出來。因為○字,不在數內,超出數外。放之則彌六合,卷之退藏於密。也就是無始無終,無內無外,無大無小的境界。

這個真實法,就是真空妙有。真空不空。為什麼不空?因為它有妙有。妙有非有,還是不有?為什麼不有?因為它有真空。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這個道理,能解決先有男,或先有女的問題;先有雞或先有蛋的問題。這些難解的問題,用○字來解決,一切難題便迎刃而解。

為什麼在真空裡邊能生出妙有?能現出一切?而在妙有裡邊還是沒有離開真空?這種境界,在沒有得到諸佛的心印法門之前,是不會明白的。若能明白諸佛以心印心的法門,就能明白這種真實的法門。

這種真實法,在自性中本有的,不需要向外馳求。若向外去找,找八萬大劫,也找不到。若能迴光返照,當下就是。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簡言之,向外馳求,就是苦海無邊。向內來找,在自性上用功夫,就是回頭是岸。

我們一天到晚,顛顛倒倒,追逐妄緣。隨著六根六塵跑,不明白真實的妙法。諸佛在常寂光淨土中,結雙跏趺坐而入定。在定中觀察一切眾生,十分愚癡,實在可憐,執東著西,以苦為樂,不知反迷歸覺,不知借假修真,不知反妄歸真,不知反求諸己。

所以諸佛慈悲,在定中來到可度有緣眾生的世界,指示迷津,令眾生回頭。可惜我們追逐妄緣,不認識真實法。佛苦口婆心為我們說法,不厭其煩教化我們,可是不聽話的我們,太愚癡了,不但不依法修行,反而向後退轉,不聽佛的金玉良言。佛又再想辦法,迎頭趕上,再來到我們的面前,調伏難教化的剛強眾生。這是佛出興於世的原因。

這種真實法,是不可能破壞的,天魔外道也無法能破壞。為什麼?因為正法,猶如金剛一般的堅固,所以無能壞。如果能被破壞,那就不是真實法。

這種大自在大光明,能普遍示現於一切世間。這種大光明藏,指示了生脫死的法門,破除無明,顯現本有法性光明的法門。

各位!如果不相信,可以試試看。到時候,你沒有法子不相信,不相信也得相信,因為它就是這樣子,有什麼方法不相信呢?

這個大光明藏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別人布施給你的,也不是諸佛加被你的,而是你自己具有的。大光明藏就是真如實性。如果修行真實法,能將阿賴耶識(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了生脫死。如果不認真修行,則阿賴耶識的種子,隨著有因緣的父母而去轉生,生生不息,永無了期,那就得不到解脫。

(刊於 1986 年 11 月 第 71 期《妙華佛刊》 P. 24 ~ 27)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青原惟信禪師:「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然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 《五燈會元》卷十七 - 宋‧普濟撰

雖誦千章,不義何益

 


世尊便說此偈:

多誦無益事 此法非為妙
猶算牛頭數 非此沙門要
若少多誦習 於法而行法
此法極為上 可謂沙門法

雖誦千章 不義何益
不如一句 聞可得道
雖誦千言 不義何益
不如一義 聞可得道
千千為敵 一夫勝之
未若自勝 已忍者上

...... 增壹阿含經 (31.11)

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

 


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去來,菩薩曉了知。

------ 華嚴經卷二十四 普賢菩薩行品


若人得般若,議論心皆滅,譬如日出時,朝露一時失,

------ 大智度論卷十八 釋初品中 般若波羅蜜



諸法之實相,則是眾生相,若取眾生相,則遠離實道。

------ 大智度論卷二十 釋初品中 三 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