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雜阿含1034經 (病相應)

 如是我聞

  一時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長壽童子,是樹提長者孫子,身嬰重病。
  爾時,世尊聞長壽童子身嬰重病,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到長壽童子舍。
  長壽童子遙見世尊,扶床欲起……乃至說三受,如叉摩修多羅廣說……乃至病苦但增無損。
  「是故童子當如是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當如是學!』」
  童子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四不壞淨,我今悉有:我常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童子:
  「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童子白佛言:
  「如世尊說,依四不壞淨,修習六明分想,我今悉有,然,我作是念:『我命終後,不知我祖父樹提長者當云何?』」
  爾時,樹提長者語長壽童子言:
  「汝於我所{故}[顧]念且停!汝今且聽世尊說法,思惟憶念,可得長夜福利,安樂饒益。」
  時,長壽童子言:
  「我於一切諸行,當作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常現在前。」
  佛告童子:「汝今自記斯陀含果。」
  長壽童子白佛言:
  「世尊!唯願世尊住我舍食。」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長壽童子即辦種種淨美飲食,恭敬供養。
  世尊食已,復為童子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而去。

雜阿含〈病相應〉解説

雜阿含 (林崇安版997經=莊春江版1034經)

一般人覺得「活著」,開始想到的只是自己個人。但釋迦佛祖告訴我們,活著是需要連繫其他存在的東西的,所以我們就會知道這就叫做「因緣」。也就是説它要靠外緣存在,自身才存在。外緣不存在,自身都不存在了。例如食物不存在,我們人就不存在了。六塵不存在,這個人就不存在了。當然,人的意識不存在,那這個人也不存在了。佛陀講這個的原因,實際上就是要我們明白,人這個自身的存在,僅僅只是短暫的、跟其他相關聯的。其他變,自身會跟著變。天地變,我們人會跟著變。日月星辰的運行在變,我們人會跟著運行。所以説歲月不饒人,生老病死不是自然的規律。人就要這樣去思考這些問題。

這些關係要觀察,自身的活著有這些依賴的東西。依賴的東西在變,人身也在變。所以我們從這上面就會想到,無常的、苦的、無我的,這一切僅僅是因緣的存在。既然是這樣,就告訴我們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就是說這一切因緣合和的東西都是不可樂的,不要去享樂它。我們一覺得這是快樂的、這是享樂的,這我們就停留在六根上了,就執著在六根上了,所以這個人就不得解脫。

那麼這個六根不可樂,所以人就不會貪嗔痴於這六根,那慢慢我們這個人把自身就從心裡面放下了。然後呢,「死想」— 因緣合和的東西,它因緣盡了的時候,這個東西就不存在了,所以就死去,死亡了。所以呢,這叫「六明」— 使得自己明白,讓自己能夠覺悟這樣的一些觀點。然後要按照這些觀點來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就叫修行。

佛最後這個「涅槃」這一塊是最難講清楚的東西、最難説的。你説無常,好理解;無我,也好理解;叫你不要去著它,也好理解。但是後面講到那個「寂靜、寂滅」的時候就很難了。因為我們人都靠著是我們大腦在想,大腦很難寂滅。所以這個一時要寂滅,念相要寂滅,這種寂滅的狀態那是我們的佛性光明,它要呈現出來,這一點是最難的。

實際上前面能夠說四不壞淨、六明想,這些都還是簡單的。那當然,做這些的目的,最終是要實現涅槃。通過前面能夠聽得懂,能夠思考明白,能夠好操作的這些東西,後面慢慢、慢慢去實現那個用語言很難描述、很難懂的那個涅槃的境界。所以我們自己要去摸索、要去探索那個境界。

比方說信佛,大家都信佛。這信佛、這信心,有深有淺。都是「信」,有些更多的是信在嘴皮上,有些也是去做好事;但信心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信佛,他就是相信佛講的最終的那個道,他就去求那個道,不求其他。有些人信佛,就去求福報,也相信因果,求福報的因果。那這些呢看起來都是相信,但是最終他的所得是不一樣的,修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他對世間的這個慾望,他還沒有透徹。他可能覺得「苦」他已經明白了;「無常」明白了;「無我」明白了;可是他對慾界的這個「貪」、貪心,他暫時還沒有明白。比方說,他對親人的牽掛,還沒有徹底放下,他實際上就是慾界的貪。

我們都覺得牽掛一個人,表示這個人有情,説這個人很有愛心,很講這個感情。但實際上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感情是使我們人參加生老病死、輪迴,其中的一個原因。所以這個感情要怎麼處理?人在世間沒感情也不行,有感情又怎麼把感情處理成是解脫的?這個就很講究了。

那裡面仍然一樣涉及到無我、不執著、不貪嗔痴。重要是你在感情裡面不要有貪嗔痴,不要有我,就是不要有私心、不要有貪心,感情裡面也一樣要這麼去處理的。

釋迦佛祖和他的學生,師生之間,他的學生與同學之間,也是有感情,不是沒感情的,但他們的感情也是無私的。有些的同學死了,別人也會哭的。舍利弗過世,阿難難過極了,不過阿難他那時候是還沒解脫的。舍利弗走了以後,釋迦佛祖也覺得很淒涼,但是他不會執著。問題在這裡,這稱做喜怒哀樂自達。

我們那種喜怒哀樂不一樣,你説我哭過以後也不執著啊,我傷心過了也不執著,我生氣過了也不執著啊!我們的心在這個喜怒哀樂表面上看起來不執著,但是引起喜怒哀樂的那個執著心還在呀,那是不一樣的。

看起來我昨天哭過,我也沒有去執著昨天的哭,可是我們那個世間的執著心還在。佛的執著心沒有在,因此這種心情有點變化,他是沒關係的。所以你看他們也是有感情,不是沒感情。佛祖對待他的親屬也是有感情的,只是説,他不再有貪嗔痴的這種私我的心在裡面,沒有執著的心在裡面。這一塊就是需要我們學習的,這個人實際上學來學去就是去掉執著 — 你對物質的貪著、對自我的貪著、對感情的貪著。人在世間無非就是這三件事情,自私和貪著、對感情的貪著、還有對物質的貪著,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了。

所以我們要去掉貪著心,當然,你貪著不貪著你都要跟物質打交道,貪著不貪著都要跟感情打交道,貪著不貪著你自身這個日子總是要過的。這個活五十年、活八十年、活一百年,你總是要活的。沒錯,都是要過的、要打交道的。但是怎麼樣在打交道裡面把這個貪著心去掉,才叫做修行、覺悟解脫。去掉了就叫覺悟解脫,沒去掉就沒有覺悟解脫。所以你學這個佛法,他講的一切道理,無非最終就落實到我們的貪著去不去得掉?學道理,都是叫我們免除我們的貪著心。

那你説,我原來求都求錯啦!原來我貪那些東西錯了,那我貪這個東西總可以吧,那你也是錯了!我們就是這個世間太苦了,我要求求生到這個天上去,這種思想就錯了。為什麼?求生到天上還是貪著心,還是私我心,還是物質概念,還是講感情,還是在講自我啊,那就是錯的。

所以真正的修行是,透過這個物質、這個人情、透過這個自身,你看他講六根、講六塵、講六識、講五陰、講六大,分析這一切都是無常、是苦、是無我、是空。目的就是要我們對物質的貪著放下,對感情的貪著放下,對自身的貪著放下。因為這一切都是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然後這一切都來自於大宇,所以你的心有寂滅,你的意識要寂滅,不要去分別它。那這個人就從慾界、色界、無色界跳出來了。

因為慾界無非就是六根對六塵的貪著,這叫慾界。你對物質的貪著,你一定認為有個物質存在,並不是説你貪心它,你一定認為它有物質存在,那就叫色界。你一定認為這個人意識「我」一定要存在,那就叫無色界;那都叫無明!

所以這三塊 — 慾界、色界、無色界 — 就跳出來了,那這個人內心就寂靜,那就寂滅涅槃。所以你看起來,釋迦佛祖這些學生都是在家的,都是在家的學生,長壽童子、前面那個給孤獨長者,這個裡面講的這些都是斯陀含、阿那含,不是説在家的就修不成阿羅漢,他們要是也能做到像前面的那個青年的比丘,他就通過觀察這個身體,沒有六根就沒有後續的這一切,他就完全徹底放下心,他內心就寂滅了。這樣的話,他就涅槃了,成阿羅漢。

所以你還有圍繞著這個慾望、這個六塵、圍繞著這個感情、進行著思考。你還有這些心,還去思考、執著這些東西,執著在這個上面,那這個人他就不能徹底解脫。